第二十六章 新时代
蒋中正真人秀要改名了,因为现在多了两个人一起当主角,听说要改名叫《我们仨》这个名字了。
这是个大事啊,因为这个才播放了两期的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全球娱乐顶流了。
什么好莱坞,什么百老汇,现在谁来了都不好使。
中国宣传部们一把手,社会主义阵营电视、电影节目制作一哥,北约最忌惮的笔杆子、大喇叭,将全球其他同行都衬托成大小废物的中国李锐,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没办法,在文娱这方面,李锐还真的是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敌手。
本来也是嘛,都经历过后世那么多文娱产品的冲击,在加上自己还带来了那么多强力的生产工具,而且自己一上手就开始的实习职位就是新中国文宣一把手。这还不把其他同行拉爆都没有天理了。
不要说本时空五十年代了,李锐现在就算是回到元时空七十年后,他在文娱、宣传、文教方面的能力已经足够支持他成为一个大能了。毕竟这些年来李锐的成长也是极快的。
这种跨时空打击下,原本在欧洲还有一些市场的英国、美国拍摄的劣质真人秀产品被迅速挤出市场。原本收视率还不错的,在这个娱乐节目并不算很多,而且质量很一般的时代,那些原本作为中国
真人秀代餐的产品,现在连代餐都当不了了。
之前他们播出的时候,在西欧国家的平均律收视率还有百分之十左右(这个年代因为电视台少,节目少,收视率很集中,爆火的节目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都正常)。
现在好了,两集蒋中正真人秀播出,他们的收视率狂掉到了百分之二左右。甚至还不如很多人觉得无聊的科普节目。讲蚂蚁的科普节目都有百分之五的收视率。
百分之二,呵!电视台放个广告的收视率都比这个高。
法国的电视台都想要把英国的那个XXX一家人的真人秀节目给砍了。 每个星期浪费电视台宝贵的一个小时。
而在巴黎盖了两座电影院的拉姆则赚的盆满钵满。这个时候,中国的电影和节目在西欧这边又收不到他的钱。他只要给法国政府缴纳一部分营业税之外,他都不用和中国方面分账。
而他的电影院有四个放映厅,每天拿出三块来播放真人秀节目,并且是从早上十点就开始放映,一直放到晚上十点。
除了早场会坐不满之外,到了下午两点之后几乎是场场爆满。尤其是到双休日时,黄牛非常嚣张的就站在电影院门口,直接加百分之五+的溢价来卖电影票。
就这样,还供不应求,大家都在排着队来买。
没办法,口碑实在是太好了。但凡看过的人都强烈推荐,这两座新建的电影院的观影体验极好。空调就不用说了,电影色彩和音响还原也是一级棒。
看过中国电影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拍摄的电影和节目在色彩还原上做的极好,而且清晰度很高。
现在法国的那个著名的电视广告墙那里,放了一个中国人弄来的五十五寸全彩大电视。每次经过的时候,大家伙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因为和现在家用小电视相比,那玩意儿就是顶天立地的怪物。大家都是240P的时代,你强行搞出了一个1080P的清晰度,这已经不是爆杀了。这是成年人殴打小朋友了。
虽然说这个1080P的大电视本身不具备什么真实生产的价值。就像是那些汽车厂耗费巨大的费用,堆砌材料搞出各种性能+颜值的神级汽车。这种超级怪物车从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会真的生产,其本
意就是为了展现汽车厂的肌肉实力。这个电视也是样。它站在那里,在巴黎播放着中国的风景纪录片,这就是一场胜利。
现在法国的气氛稍微有一点点怪。 虽然说它现在好像还是北约国家(退出北约协定,但是依旧承担部分北约共同防御条约)。
但是因为戴高乐上台了,法国的很多政策开始转向。
法国政府不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抗中苏之上,相反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经营自己势力,稳固他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找到了一个特殊的政治时期。
就在今年,戴高乐上台了,完全掌控了法国。美国动荡了,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要退出历史舞台,尼克松马上上台了,美国政局正在动荡。
苏联斯大林老了,他已经开始准备安排接班入了。现在苏联一方面对外求进攻,对内又求稳。
英国,丘吉尔上台后并没有带来大英帝国国民所希望的英国复苏。相反,英国的海外利益丢的更厉害了。别的不说,香港那边几乎是名存实亡了。港督府实际权力被基层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