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他是谁

巴黎的社区咖啡厅是一种流行于巴黎的市井文化。

就像是中国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态的茶馆一样。

实际上和元时空后世很多国人和商家喜欢将咖啡和精致生活联系起来不同。实际上咖啡这东西在很多习惯喝咖啡的地方和精致并没有太大关系。

就像是海明威曾经说过,他在古巴最喜欢喝古巴的咖啡。是小商贩推着小车,装在大玻璃瓶里的一种饮料。如果你要喝,买份。他用一个玻璃杯给你倒一杯,喝的人几分钟慢慢喝完。

单纯就是一种解渴提神的饮料。

在土耳其,咖啡也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路边饮品。

到了以精致和喜欢奢华生活著称的法国巴黎,咖啡也并不就和高级划等号的。

当然,巴黎有很多高级的咖啡店,由高档的装修、精致的甜品,高级的服务一起组成。

但也有更多开在社区附近,提供给社区居民喝咖啡的小店。这些小店不光卖咖啡,一 般还兼着卖三顿简餐。有的还兼着卖酒。

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供附近社区居民小坐一会儿, 吃点简餐喝点饮料,并且带有社交属性的公共地点。

尤其是下午没什么生意的时候,这里就会成为周围居民消磨时间的好去处。

老年人会带上棋盘来杀一局国际象棋。有的店里还会提供康乐棋(和台球很相似的一种桌面棋)。

当然,也少不了年轻人来店里杀一把桌游,玩一把游戏王什么的。

除了游戏王之外,现在还有一款卡牌游戏在欧洲也挺流行的。

那就是《三国杀》了。

这游戏没得说,又是拉姆弄过来的。

相比于昂贵的游戏王卡片来说,三国杀卡片要便宜的多。因为不需要太多收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和游戏王卡片一样印刷精美的卡片 游戏。

规则又简单,可以很多人一起玩,社交属性又强。

而且最近很多中国的电影里都有这款游戏的画面。这导致很多看了中国电影的年轻人都开始找这款游戏来玩。

没办法,这两年李锐真的是让人拍摄了不少又有教育意义,又有商业价值的电影。

比如说以建国后反间为题材的电影就拍摄了好几部。

现在新中国的电影产业在李锐的一手把控下当真是走向了不一样的道路。元时空中理论的不足被填补,实践拍摄也足够多。强大的音效和后期,以及数字化时代才能更低门槛学握的凌厉剪辑,尤其

是吸收了元时空后世港片黄金时代的枪战和动作。

再加上本时空的演员们都无比敬业,也愿意更好的磨练演技,体会感情。

所以.上海电影厂这两年拍摄的《上海风云》、《黎明前战》 、《无声之声》 等七八部以抗战时期到建国前后的谋战片几乎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眼球。

要动作戏有动作,要惊险有惊险,要悬疑有悬疑。关键是其中还有很多场面根本不是现在其他国家能拍出来的,尤其是激烈的打斗和枪战场面。

而在这些电影里,尤其是《无声之声》这部国、共、日三方在上海情报之战的电影里,主角团就有打《三国杀》的桥段,而且还不止一次。

因为抓间谍这档子事,和《三国杀》找反贼和内奸还挺像的。刚好用在这里面了。

这一下子就把《三国杀》带火了。

而被带火的不仅仅是《三国杀》,好的电影一向是 最好的文化输出产品。就连主角在巷子口蹲守日本特务时吃的生煎包子都上过《独角兽日报》的娱乐板块,为大家介绍主角吃的是什么,怎么吃的

这么香。

还有主角团穿的中国几个大品牌生产的服装,喝的饮料,听的音响等等。

这些都在欧洲火过一阵。

而除了这些有形的物质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在欧美出名了。

主席、总理这些人自然不用谈了。这一类电影里面多多少少都会提及一下,甚至李锐还请示过总理和主席,为他们拍摄过一些镜头 直接放进电影里使用。

除了我党方面的领导人之外,国党方面的人也是提了不少的。包括大名鼎鼎的戴笠戴老板在这一类的电影里肯定是要露面的。

同时,蒋中正也是要露面的。

因为不少戏也有他的场面,比如说建国前后国共明里暗里的交锋,还有主席称呼他为“运输大队长”的名场面。

对于蒋中正,其实经过这些年中国电影的洗礼,不少人已经熟悉了。

没办法,在这个娱乐还不够发达的年代,李锐实在是为大家带来了太多跨时代的冲击。

“你们看报纸了吗?“正在打三国杀的一个年轻人开口说道:“听说中国要搞一个新的真人秀,听说就在这段时间要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