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炸出一窝

日本赤军的速度真的快,他们比预计的攻势还要快,在四月+号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打进东京城内了。

那些贵族和高官最开始想要从海路跑的。但是自从冯刚等人截住岸信介,并且捞了大几百册的《永乐大典》之后,中国方面支援的舰艇就变多了。

很多小一号的炮艇都来支援了。

不为别的,就怕有贵族、军阀之类的家伙带着东西跑路了。

因为从岸信介当时要把永乐大典丢下水的举动可以看出来,这帮老鬼子有多坏了。

他们如果保不住这些东西,他们情愿毁了也不会给你留下的。

这帮子鬼子是烂到骨头里了。

他们不心疼这些中国文物,中国人自己心疼呢。其中很多好东西给呢。

就像是永乐大典送去北京之后,故宫博物院立刻组织了人手进行保护和抄录。毕竟都四百多年的老书了,谁都不敢保证这些书还能保存多久。

最重要的还是把它上面的内容给留存下来。

毛主席也特别接见了王承风,并且夸奖他有游泳好,接的准啊。不然这书真的掉水里了,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啊。

毛主席是真的高兴,他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别看毛主席是最反对传统封建的小鞋和辫子就以为主席不喜欢传统文化。恰恰相反,毛主席喜欢古诗词,喜欢古典文学,喜欢古典戏剧。喜欢那些古典文化中美好的东西,所以他才越发讨厌辫子和小鞋这些封建糟粕。

而如《红楼梦》《水浒传》 《三国》 这些书,主席是读了又读的。

王承风这算立了一个三等功。

主席请王承风吃了一顿西安饭庄的羊肉泡馍,走的主席个人的账,美得王承风鼻涕冒泡。

这事儿被其他海军的同志们知道了,他们现在在东京湾外面的巡逻可勤快了!就想要逮着什么老鬼子老爷,然后立个三等功什么的。

这下子那些准备坐船跑路的老爷们糟了老罪了。

原本待在家里可能还好点,因为有的人其实并不在清算名单上的。

毕竟从第一次中日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开始算,有的事情都过去百年了。中国这边,对很多人很多事情的掌握也不准确。就算是有网咖的帮助也没办法学握的很好。

现在因为赤军的压力,尤其是赤军突破东京城外围,开始进城的那两天。大量贵族老爷冒着风险出逃。带出来的东西可真的多了。

其中最震撼的是一艘中国炮艇拦下了一个日本商船。从里面搜到了全套的弱氏羌钟。整整十二只的大全套,铸成于西周时期的编钟。同价值的文物在中国都不得见。还是后世发掘海昏侯墓的时候才有同样成套的编钟现世。而海昏侯幕的编钟还是汉朝铸造的,在时期E比西周晚了千年不止。

船上还有一件更早的青铜器,乃是商朝的夔神鼓。

哪怕查船的战士们对历史文物没有专门的研究。可是光看着这些器皿扑面而来的古朴沧桑感,他们都不自觉的小心翼翼。

而跟着这些战士一起行动的还有 专门派来的文史员。现在是每个船上配一个, 就怕漏了什么。

跟在这艘船上的是现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馆员,专门负责金石、木器研究的王世镶。

他看到这两套重宝之后,眼睛都直了。他们拦下这艘船的时候,船上的日本人正想把这些东西往水里丢呢。

当时王世镶一看是青铜器,就让船上的战士赶紧拦截,说是国家重宝。当下那些战士们也没有客气,直接开枪了。

杀了好几个,把船上剩余的日本人给吓到了。这才顺利的把这些东西起货了。

“快,快快!把东西装好!快!“王世镶急忙让人把东西看好,他一脸小心翼翼的模样到是让在场的战士们有些好奇了。

“同志,这是什么啊?看着好像很贵重?重”

“何止是贵重啊,这在古代是国家用的礼器、祭器,是古代中国的象征,如果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呢。这些东西象征国家,要是毁了就断了国运。我们新中国不信这个,这些对我们新中国来说就是重要的文物。是咱们全国范围内都未必有的精品。

“要是毁了这些东西,咱们的后人要怪咱们的啊。以后上历史课了,老师给学生们讲到这些。然后学生们问[老师,书上写的这些东西都在哪啊? ]老师只能说: [全被毁了, 全被国外抢走了。]

哎,一想到这里我就心脏痛。

王世镶拍了拍胸口。要是这一船东西真的被日本人丢进太平洋,他怕是当即要从这船上跳下去跟着陪葬。

战士们一听这些东西如此贵重,一个个的对那些准备丢下这些东西的日本人怒目相视。

而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海军战士还在船上抓到了一个老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