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两相对比(第2/3页)

小林和小琴还在聊着这些,林场的阿森和他的工友们也在闲聊。

“你们吃过巧克力吗?“阿森问道:“听着感觉可真好吃啊。入口即化,还浓厚香醇,还甜蜜蜜的,那是个什么滋味啊?

嘿,那可是个好滋味啊。”伐木工友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咂咂嘴。

“你吃过啊? "阿森好奇道。

“嗯,当年当兵的时候美国佬给我们发过一次补给。里面就有巧克力。黑漆漆的,但是香的的很。是别的糖果都没有的香味,他们说那就叫巧克力香味。香甜香甜又带点苦,吃起来顺滑可口。啧喷.

真好吃啊。老子这辈子就吃过一次。后来狗日的长官就把美国人给的补给给贪污了。巧克力换成麸皮馒头了。妈的!

原本还在追忆美好的男人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回忆,他以骂骂咧咧的低吼作为整段话的结尾。

“咱们台湾有卖巧克力的吗? "阿森好奇道。

“有啊,台北的高级商店有得卖。你买得起吗?二两的一块巧克力要你一天的薪水了。你吃得起啊?‘

“这么贵啊! "阿森吃惊道:“那为什么电台里她们说巧克力很便宜,在北京、天津的商店里才卖几毛钱一斤。”

“嘿,台湾能和大陆比嘛?! “刚刚骂长官贪污的中年人低声咕哝了一句。

阿森摇摇头,和工友们继续听收音机。

[小林:对了听说国家上调了粮食的收购价格。不知道明年会不会粮价上涨呢? ]

[小琴:不会呢。不用担心粮食价格上涨。我听说是因为这五年时间里,咱们国家的基础道路建设好了。粮食等大宗物品的运输变得容易许多。从前把粮食从农村收来在运到各地城市最大的成本不

是收粮食,而是运输和保存。]

[小琴:咱们国家现在道路运输好多了。而且仅仅去年一年咱们铁路新增了两千公里!宝成铁路通车,兰新铁路完成了第二阶段工程。京广铁路、京哈铁路也完成相当路段,部分路段已经通车,从

南到北我们国家发动了数百万的群众力量进行铁路的基础工作。]

[小琴:这些群众力量其中有很多是农民。因为铁路通车了,仓库建好了。粮食的转运成本大幅度降低了,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啊。所以国家将一部分降 低的粮食成本用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

农民收入。另一部分用来调控城市内成品粮食价格,减少粮价波动。让市面上的粮价保持平稳。]

[小林:原来是这样啊,你这一说我就懂了。]

工友里有人抽着旱烟,听到节目这话,他吧嗒着烟屁股:“还能有这好事呢?当官的没把钱都收走?还能落到农民口袋里? "

阿森也觉得真厉害,还能这样的吗?原来修路还有这样的作用啊。

“但是咱们台湾最近两年不也修路了吗?怎么没看见粮价下来点?我咋还感觉钱还越来越不值钱了呢?从前干一天的活赚的钱买粮食够一家三口吃两天半的,现在感觉就只够吃两天了。"阿森提出了自

己的疑问。

工头老大低声说了一句:“因为咱们这里是台湾啊,当头的姓蒋。

“啧。“工棚里的大伙儿不约而同的啧了一 声,但是谁都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话。多说多错,心里知道就行了。

而《谈天说地》的节目还在继续,小林和小琴又在说国家准备在过完年后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医疗下乡。

解决乡村里赤脚医生解决不了的复杂疾病。

阿森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出生在台湾。童年时期生活在日据统治下,少年时代则是蒋光头的统治时代。

他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台湾,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台北,那还是因为他太爷爷在台北郊区去世了,一家人去奔丧。

大陆,那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是一个雾里看花的地方。

台湾的报纸天天都在说大陆的坏话,但是阿森不在意,因为他不认识几个字,根本看不懂台湾报纸写的什么。

台湾的电台节目也无聊的很,远比不上《中国之声》。而且从台湾节目的无休止抹黑和中国之声客观的报道来说,他更相信中国之声。因为人家好的坏的都说。

二十岁的阿森心中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想法, 那就是自己要是能去大陆就好了啊。

听着电台里的节目,阿森的心绪飞的很远,仿佛都已经穿山越海的抵达了那个地方。那个他做梦都想要去的地方。连身上的疲惫都放松了。

就和他的工友们一样,抽着烟听着广播,他连因为砍树而造成的虎口伤势都不那么痛了。

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啊,那么明天就该放假了。刚好拿了钱之后去买年货,也不知道巧克力是不是真的那么贵。要是便宜点的话,自己买一小点尝尝吧,毕竟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