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奥本海默

攘外必先安内,这话赫克托尔说的是震天响。

他说的特别慷慨激昂。因为他觉得这话特别有道理。没错啊,不安内怎么攘外呢?

没有一个安稳的内部环境,怎么去对付外面的敌人呢?

而且对于美国来说,好像只要把自己分内的那部分事情做好,外面的敌人就拿他没有办法了。美国需要的是修炼好内功,只要内功无敌,那么就自然天下无敌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赫克托尔肯定不知道这句话在之前有一个中国光头也奉行这句话,而且还说了很多年。最后歼敌十个亿,虎踞台湾岛。

【攘外必先安内】这话本身是没有错的。治理一个国家,家先要平定国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然后紧缩力量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

这是理论下最好的状态。经过治理。国家河清海晏,天下无贼。

但是,但凡做过实践的人都知道,所有实践最怕的就是一句【理论上……】。因为但凡用处了【理论上……】作为开头语,那么接下来的实践就是一塌糊涂了。

尤其是做这些事情的人会有很多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盘的时候。

在中国的那个大光头搞不好,因为他是打着安内的名义清除异己。蒋校长和侵华日军到底哪个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大,这是一个可以好好计算的事情,大概是不相伯仲。甚至有可能是蒋校长更胜一筹。

当年蒋校长在中国没搞好这个事情,在美国的赫克托尔能搞好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事情。

但是不论如何,他的演讲算是说动了非美委员会的各位老爷们了。

他们深深的相信,中国现在取得的所有技术进步,全都源于美国。都是钱学森和那些之前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华人科学家带过去的。

之前这批人有计划有规模的逃跑,一次性跑了将近两百个。这显然是有预谋的。

于是乎,赫克托尔的提案很快被通过,并且还是以极快的速度。

非美调查委员会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开出了许可令。授予司法部长赫克托尔对任何威胁国家安全,动摇美国社会的行动进行调查,在必要的时刻可以进行逮捕、审问等。

这是一个很大的权力,赫克托尔这个司法部长其实有点空架子。FBI是胡佛的,CIA是一群大人物的尿壶。他大权旁落许久,现在算是一朝得志了。

而在1954年同年,美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在进行。

那就是国会与原子能机构展开了一场非常严肃的调查会。而调查的对象正是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对于奥本海默来说,1954年是极其难熬的一年。

二战胜利九年了,但是他严重怀疑自己看不到二战胜利的第十周年。

“罗伯特·奥本海默先生,本席现在正是宣布。你的安全许可被移除。以后你将不能参与美国原子能机构的任何研究,也不允许参与任何关于核能的研究,同时在即日起,你需要向我们时刻汇报你的动向。”

“你被禁止出国,我们将可能审查你所有的通信。从现在起,你需要遵守我们的禁制令……”

奥本海默还记得当时的听证会上,他们对自己最后的审判。

是的,奥本海默认为那是“审判”,那就是“审判”。而不是他们假惺惺所说的“听证会决定”。

或许是他们也不想让他们曾经推出的二战英雄太丢脸,毕竟让自己颜面扫地也等于是让他们自己颜面扫地。所以他们采用了这种脱了裤子放屁的方式来处罚自己。

自从【审判】日过后,奥本海默的精神一夜之间差了许多。

奥本海默现在还不到五十岁,四十多的他原本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在1953年的时候,他还能领导美国原子能机构从事各种研究。

当时的他叼着烟斗,整日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样。那种从容和自信,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而现在才仅仅过去一年,奥本海默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明明还不到五十岁,他的气质已经苍老的像是六十岁的老人一样。

元时空后世的电影《奥本海默》还是对审判过后的奥本海默的生活做了一定美化。实际上审判过后的奥本海默日子过的很糟糕。晚年甚至可以用潦倒来形容。

而在本时空之中,奥本海默的日子更不好过。因为他年轻时有左翼倾向。他的弟弟一家、他的妻子、他的情人全都和共党有关联。

再加上本时空国际共产运动因为有网咖的加持,变得更加如火如荼。这无疑让打着【通共】标签的奥本海默面临着更加难熬的日子。

他对美国政府已经失望至极了。于是干脆回到老家乡下的农场。在这里养马骑马、读书喝酒,以此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