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低迷士气与非美调查
欧阳明对日本的判断可以说是没有错了。
日本的民族特性又上千年了,他们的顽疾不会比中国小。中国崇拜皇帝,日本崇拜天皇,都是固守封建顽疾上千年的国家了。
而且日本比中国还要更加极端一点。
同时日本在近代时期并没有如中国一样爆发出大量的对封建批判的革命者。
如鲁迅一样能写出《狂人日记》《阿Q》这类直面封建顽疾,直面封建血腥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家更是一个都没有。
所以欧阳明之前对曹阳说,即便是赤军解放了日本,接下来对日本的思想改造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其难度一点都不会比中国改造农村封建迷信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更难。
李锐组建的民俗队已经是上山下乡打击神汉巫婆四年半了,不知道抓了多少人,拯救了多少村子和无辜的童男童女了。(注:新中国建国后,一些乡村里还有野蛮的血祭)
而这四年半里,民俗队牺牲或受伤的成员超过六百人了。
之后如果对日本进行民族性改造,估计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欧阳明这几年一直在研究日本,他很怀疑日本可能没有足够的民族纠错性。到时候怕是中国需要帮着赤军的同志来日本工作。
到时候恐怕又要有一批同志可能牺牲在异国他乡了。
对于接下来可能进行的日本改造,欧阳明在内的国内有志之士都有准备。
而欧阳明的准备更积极。只要给日本人足够的震撼,或者换一句更通俗易懂的话:让日本人足够害怕。
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了。由国内的同志联合日本赤军的同志改造日本,让日本民族有自我纠正能力,自我纠错能力。
只不过这样需要的时间很长,或许需要好几十年,需要付出两三代人的努力。
只不过现在不能花太多时间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的把B—29打下来。
这一波中国安排的导弹打的极好,韦德这支飞行队,刨去护航的那些,原本起飞的时候有22架B—29。可是等他们返航的时候,只剩下三架了。
整整十九架B—29就在这一场本该是军事散步的行动之中完蛋了。这是自二战之后,美军再一次行动中损失B—29最惨重的一次。
在朝鲜半岛都没这么惨。朝鲜那会儿,虽然中苏空军很猛。但是B—29毕竟很皮实。有一架B—29被打的只剩下一个引擎还在工作,机身上都有几十个窟窿了,但还是顽强返航的案例。
毕竟机炮的攻击力和导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一次中国导弹打过来,B—29引以为傲的空中生存能力也就不存在了。一发直接干报废。
不光是B—29的飞行员被打没了心气。那些护航的P51战机的飞行员们也脸色很不好看了。
他们自付,如果导弹瞄准的目标是自己的战机,自己能躲过吗?他们得到的答案是不行。
只不过在天空之上,显然是B—29更有价值。那些导弹优先对付高价值目标了,所以才留下自己等人一条小命。
如果他们真的瞄准自己,自己估计也要在空中解体。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机场的时候,地勤人员和周围的其他战友都能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无与伦比的丧气。
他们在回航的路上就发了信息过来,报告了赤军有防空导弹这回事。不过基地里的领导还没和下面的人说。
下面的地勤和飞行员与机组成员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战友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败。
当他们看着损失惨重的飞行队回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凄惨的表情时,他们忍不住上前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防空导弹,他们有防空导弹。”
“很准,他们的导弹太准了。”
“我们飞在天上,就像是被金毛猎犬从岸边驱赶飞起的野鸭。而那些人就是早就在岸边埋伏好,举着猎枪的猎人。他们打我们,一枪一个。”
这些活下来的飞行员和机组成员们对着自己的战友们这么说着。他们在基地里的言语无疑给大家伙散播着焦虑。
所以很快基地里的领导派人把他们送去心理医生那里,名义上是接受心理治疗。实际上是不要让他们在基地里散播焦虑了。
只不过焦虑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很多飞行员已经在私底下聊天纷纷表示:“如果再有飞行任务,我们绝对不会去的。那可是防空导弹,我们拿什么顶?除非能先拔掉他们的导弹发射基地。”
这些飞行员不光是嘴巴上这么说,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一个月就几百美元而已,拼什么命啊。
基地里有大聪明领导,或是想要搞饱和式轰炸攻击。毕竟导弹数量有限,他们不可能把所有飞机都打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