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已可往(第2/2页)
这样做虽然不能说可尽全功,也不能说一夜之间就把出身于旧日本军队的赤军部队全部改造。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却也是立竿见影的。
至少对于日本民众来说,见惯了旧日本军队和美国大兵的德行的他们,见到比旧日本军队和美军好太多的赤军立后,他们居然第一次了解到什么叫做人民军队的概念。
虽然说赤军干这活还很糙,远比不得现在久经考验的解放军部队。但是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
相比于旧日本军队和美军的大缺大德,这群赤军部队在日本担得起【天兵】的名号了。
而他们在第一次战役,按照预定目标发起攻势之后。被打了措手不及的日军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
集结了几万重兵的青森县陆奥市被赤军直接切断了向南的补给。
赤军部队以一百到五百名战士为一队,从隐藏的海边渔村直扑目标。
十二月一日,中午十二点,野边地町解放。
十二点三十分,大久间町解放。五十分,中泊町、外滨町解放。
下午十三点,两千赤军部队打进青森市郊。
下午十三点五十分,平川市对外交通干线被截断。
下午十五点,秋田县县所被三千赤军攻陷解放。
下午十六点,岩手县沿海的久慈市、野田市先后被解放。(注:日本的市,按照中国人的理解,其面积相当于中国中小规模地级市的一个区左右)
日军因为急着向北海道集结兵力,所以军队配置头重脚轻。将近一万的兵力集中在了金别町和陆奥市。
而赤军一来就直接进攻了金别町的两处出口,中泊町和外滨町。堵住了数万部队。
陆奥也是一样,在海边渔村发起攻击的赤军部队,直接进攻了野边地町。只有一些警察部队的野边地町没有任何抵抗,在面对三百名赤军部队直接投降。
赤军部队直接掌握了陆奥向南的全部铁道线路。
早已渗透发展出赤军份子的北陆铁道成员帮助赤军部队掌控或摧毁相关铁路设施。
以青森北面多山的地形,北陆的几万部队想要用脚赶回来支援接下来的战事,能把他们磨死。
下午十九点,青森最大城市,平川市解放。
赤军攻势为停歇,岩手县与秋田县一夜之间丢失了数个城市。
说到底还是因为日本政府根本没有考虑过北海道赤军有向日本本岛进攻的可能。
这些城市基本只有一些警备部队。连好枪都没多少,更不用提什么重武器了。
赤军部队只要打下市政厅,拿下电台和警察局,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控制整个城市了。
唯一遇到像样抵抗的地方是在山形那边有一支三千多人的日军部队。他们是准备开往北陆集结的部队之一。
这是赤军这次唯一遇到的硬仗。激战四小时余,在击毙、击伤、俘虏总计七百余人后,这支部队直接向南逃窜,不再与赤军硬碰硬。
赤军接下来最需要防备的就是北陆地区近十万日军的反扑。从陆奥到金别町,这两支大部队要是挣脱束缚,他们会向两个重拳一样打下了,拦腰将赤军打断。一左一右,能把赤军直接打死。
还有反应过来的美军会否对赤军占领的港口城市进行无差别炮火攻击等等。
问题很多,但是对于赤军来说很多事情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日本国土战略纵深不够,虽然国土面积比德国还大,但是太窄了。日本任何一个地方前往海边的最远距离也不超过一百八十公里。
日本革命需要快刀斩乱麻,没有时间给自己考虑,更没有时间给敌人考虑。
在十二月一日晚二十三点,赤军电告全日本,青森、山形、岩手三县已经解放。
实际上赤军并未完全占据这三个地方,只是占领了几个重要节点,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喊话打击敌人的信心,增加己方的信心。
而对于这些地区的日本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说之前日子过的也没有很好吧,但是大家至少都习惯了。
现在突然来了个赤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大家可都不清楚。
毕竟日本政府是天天宣传这些赤军很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
虽然说日本政府在这个时候的公信力也就比厕纸强一点吧。
但是老百姓害怕赤军还不如厕纸呢。
在赤军武装部队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一支由中、日混编组成的宣传队伍和基层干事也踏上了他们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