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凤凰
“老李,你买了电视机啊。”
“对啊,这把这两年的存款都花掉。这电视贵是真贵啊!”
“嗨,不能这么说,这东西它高档啊。以前下了班只能听一听收音机,现在你家能在家看电影了啊!这是把电影院搬回家了啊!”
“嗨,我这算什么把电影院搬回家。我在展览上看到的那台大彩电才是把电影院搬回家呢。”
“你这话说的,那大电视可是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才能享受的东西,咱们怎么可能买到,再说了也买不起啊。听说那一套大电视和那个什么家庭影院系统,咱们的工作人员对外报价是二十万美元呢。我现在上班的酱油厂,把设备和我们工人全卖了,都不值二十万美元呢。”
“呵,这话说的,谁还能卖你们酱油厂啊。把你们酱油厂卖了,我们街坊拿什么做红烧菜啊。”
老李和街坊们闲聊着。嘴上说着非常谦虚的话,但是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
就像是胡同里的张祥当年得了厂里奖励的收音机一样。别看收音机的外包装被张祥里三层外三层的捆着密密实实的,但是人家可是把收音机的标志给专门露出来的。
就和现在的老张一样,电视机的外包装包的严严实实的,但是包装上印刷着【金陵电视厂】的标志和外包装上的电视图画都要露出来。
而且逢人就和街坊打招呼,招呼对方来自家看电视。
今天正逢休息日,张祥端着一杯茶站在胡同里和街坊们下棋聊天,老李路过的时候还特别招呼了一下张祥:“老张,下午来家里看电视啊。”
“今天下午直播,可以看日本人给主席送刀。就是砍下朝香富鸠彦王的那把。”老李拍了拍张祥的肩膀。
张祥喝着茶,脸上堆着笑容说道:“行,一定去。”
不过等着老李走远了,张祥觉得这象棋是看不下去了,索性回家。
“这老李,买了个破电视就知道瞎显摆。好像谁不知道他家有个电视一样。”
张祥端着茶在自己厅堂里碎碎念着。这生活发展太快了啊!自己之前厂里给自己发的收音机才几年啊,现在老李就能买电视了。
好吧,不说电视了。从前自己的收音机在胡同里算稀军物,每天下班之后很多邻居都会过来蹭收音机听的,那个时候小院多热闹啊。
结果这些年收音机的价格是一直在跌啊,五零年的时候,一台收音机还要两百多块呢,现在一百块就有了。
如果买上海飞燕牌那种喇叭用的比较差的那种,八十块钱就能买到了。
现在胡同里不说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吧,至少每两户人家就有一台。
来蹭收音机的听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自己向大家伙吹嘘自己怎么当上劳模,怎么拿到厂里和北京是里的奖励然后拿到收音机和自行车的故事也就说的少了。
哎,咱劳动人民就这么点朴实无华的爱好了,咋就这么被剥夺了呢。
张祥的媳妇桂花在家里摘菜呢,她听着张祥跟那长吁短叹的,她笑出声:“正好,打击一下你的嚣张气焰。你每次都要说自己怎么增产怎么研发新技术,怎么拿到劳模怎么获奖。你说了八百遍了吧,你没说腻味,我都听腻味了。现在好了,以后你没得说了。”
张祥有些生气,但是想了半天,又觉得生气毫无理由,最后只能闷闷的在那生闷气。气呼呼的坐在官帽椅(一种椅子的形制,椅背像明朝官员乌纱帽而得名)喝着绿茶。
“怎么?生气了?”桂花逗自家男人:“要我说你还是比老李厉害。老李是花了两年的积蓄买的电视,你收音机和自行车是奖的,没花钱。你比他厉害。”
听到这话,张祥嘴角又翘了起来:“那是,我一分钱没花!是国家奖的!”
“对啊,三百八十买个电视多不值啊。”桂花顺着竿子说道,“你要是想在老张面前扳回一城,我看你啊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再让国家奖你一台电视呗!”桂花笑着说道:“你今年可是有些懈怠了,厂里发下来的新技术书都没怎么看,你可落后了。我在居委会上班,听街道里的领导说了,咱们北京市这两年会搞全产业的比武和技术比拼。你知道奖什么吗?”
“什么啊?”张祥被勾起兴趣了。
“我听说啊,最大的奖励是一台汽车!就是我们在展览上看的那台,两千五百块的车。不光奖车,还奖油票!你想啊,要是你能拿到北京市里的大奖开着车带着我们娘几个在四九城里转一圈,什么风光没有啊?”
张祥听到这话,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放道:“孩儿他娘,你说的对。这两年我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了。这不行啊!中午我就不会来吃了,家里的饼子给我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