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建国五年(二)(第2/2页)

所有参与这项工程的技术员和工程师都呆呆的站在电视机面前,看着电视机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试机用的彩色录像带里录制的画面。

鲜艳的色彩在他们眼前不断闪过所有人只有一个反应:震撼!

而他们用来试机用的录像机和录像带是北京录像机厂在今年刚刚生产出来的【影王】第一代产品。

没得说,这要感谢随身听在全球的大卖,拉动了中国磁带产业的飞速发展。将原本应该由英国人在1956年发布的第一代盒式录像带给抢先了。

“这电视机太厉害了!咱们一共攒了三台,上级有安排怎么说吗?一名工程师问道。

“说了,一台送去北京,献给建国五周年的礼物。一台送去莫斯科,是送给斯大林同志的礼物,祝贺他们的十月革命。还有一台留在厂里,作为展示。”从北京来的同志道。

有技术员看了看特丽陇的画面,又看了看十一寸黑白电视的画面,他忍不住摇头说道:“这彩电好是好,但贵也是真贵啊!一台彩电的造价成本要接近十万块了。我看新闻,比一汽生产的重卡汽车都贵呢。”

“不能这么算,我们这个贵是因为我们现在完全是特事特办,什么东西都是专门生产专门制作,而且我们这可是超大屏幕电视,现如今不具备民用价值,所以成本贵的吓人。要是能开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小屏幕电视,那么价格就能下来了。”一名工程师道。

“即便是开一条生产线,这东西的价格下来的也有限。怕是成本造价不会低于三千人民币。我说的还是那种十二寸的小尺寸彩色电视。画面每放大三寸,价格就要往上提升百分之三十。我们国家目前老百姓怕是没几个能消费的起。就和这个录像机一样。录像机和录像带都贵啊。”

“没事儿。会降价的,你之前能想到一台收音机价格能降到一百块?要是不嫌弃做工和音质差的,八十块也能买一台。咱们贸易部的同志能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在反哺咱们国内生产,最后总是能把价格拉下来的。”

“好了,不聊了。检查这两台电视没问题的话准备装车吧!不要误了建国五周年的国庆大典!”厂里的总工程师发言道。

众人忙碌了起来。而除了他们之外,国内众多工厂也在忙碌着。

许许多多最近一年甚至最近两个月才生产好的产品也开始一箱箱的装车发往北京。

建国五年,网咖来到这个时空也四年了。李锐带着网咖里的一众技术员和科学家们,疯狂的向本时空的新中国输出技术,向外赚取外汇。这些年过去了,终于第一批撒下去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批成长的果实已经开始由全国各地向北京运输,建国五年的成果也将在五周年国庆大典前夕集中展示。

而中国向全世界派发的邀请函也以送达。所有人都在用一种审核的眼光看向新中国,五年了,她到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