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献给祖国
“喜报!喜报!南京大屠杀背后黑手朝香宫鸠彦王于北海道函馆授首。”
如果说朝香宫鸠彦王的死在日本是一条震撼的消息,那么在中国就是一条天大的好消息了。
很多人都巴不得有这一天的。
其实历史上五十年代,很多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是不大清楚的。当时说道南京屠杀,大多也是指雨花台事件屠杀共产党人的事情。
因为那年的南京人被杀的差不多死绝了。很多罪行缺少证据,也缺少人证。后来是因为开发南京,不断的有万人坑被发现,很多在国外的证据被找到。多数国人才意识到南京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本时空不一样了,李锐在50年51年就拿出了《黑太阳》三部曲。不管是南京大屠杀还是731部队事件,在这个时空之中传播力度都更广了。
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三十多万的罹难者啊。在网咖提供的资料下,国家提前了好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将大大小小的万人坑给挖了出来。
这几年南京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个头版头条,就是城内某某地发现万人坑、千人坑、百人坑的新闻。
现在的南京人有不少是后面才搬迁过来的,三代以上的本地居民不算多数。当这些万人坑被发现的时候,工厂、学校之类的都会组织人员去祭奠缅怀,勿忘国耻。
哪怕是新南京人,也要记住当年南京经历过什么事情。
不仅仅是南京人,全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李锐当了文化宣传部门的一把手,这方面的宣传从来都没有落下。
国人早就已经对这些事烂熟于心。毕竟《黑太阳》三部曲的电影画面实在是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只要认真看过一次,就能记住一生。
而在绞死冈村宁次之后,李锐发的全国通告中就明确指出,侵华战争的元凶发动者(之一)冈村宁次虽然死了。但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却还活着,我们不能放弃,要坚持清算这笔血债。
全国人民都期待呢,希望什么时候解放军能把朝香宫和裕仁两个老鬼子给抓去北京公审。
就像是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刘培安师傅一样,他一直指望着什么时候能看到裕仁和朝香宫被吊死呢。
在他正上班的时候,突然厂办的宣传股长抱着一摞厚厚的《号外》闯进车间,还站在车间大门口大声喊道:“各位师傅们!好消息啊!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朝香宫鸠彦王死了!”
这一嗓门吼的全车间都听到了,车间里一百多号人都停下了。
刘培安猛地一哆嗦,他媳妇就是老南京人。当年她才十岁,是躲在灶火还未完全熄灭的灶台里才逃过一劫的。媳妇左腿上现在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就是当年被火燎的。就这样,她都不敢喊出声。
因为她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被日本兵刺死在灶台的水缸旁边。
南京大屠杀是国仇也是家恨。
刘培安当即停下手上的钳工活。他有些颤抖的走到宣传股长旁边道:“股长,朝香宫鸠彦王死了?”
“死了!”
“怎么死的?”
“诺,你自己看看!”宣传股长将一份号外报纸递给了刘培安师傅。
刘培安接过报纸快速的扫视了一眼。
号外的字体特别大,写的内容也简单易懂。大概把北海道共和国成立,黑田士郎砍了朝香宫鸠彦王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日本北海道共和国是……”刘培安疑惑道。
“嗨,刘师傅你就这么理解。之前的日本政府呢,就是民国。而这个日本北海道共和国呢是和咱们国家一样,由无产阶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组成的国家!”宣传股长大声的说道。
“大家伙看报纸上写的啊,毛主席对日本北海道共和国的成立发去贺电。庆祝日本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日本北海道共和国不光杀了朝香宫鸠彦王,还把砍死裕仁列为头等大事呢!”宣传股长说道。
这下车间里的师傅们都激动了起来。
“这给我一份看看!”
“虽然不是解放军抓的,不是北京吊死的。但是如果是日本共产党也行啊!”
“诶,你看日本人的这支军队叫赤军,这是红军的意思吗?”
“哎呀,太好了!这上面怎么写的,黑田士郎发电报来中国,准备将砍下朝香宫鸠彦王脑袋的名刀【虎阵】当做建国礼物送来中国。哎呀!这好啊!能放在北京的博物馆展览不?要是有机会去北京,我一定要看看!”
工人们很激动,尤其是对于名刀【虎阵】要送来中国当展品这件事,他们真的很激动。
这群中国工人在激动呢,一旁车间里的一些苏联专家不明所以,一直到他们的翻译给他们说明了情况之后。他们再猛的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