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莫名的感情

捐钱?那是可不可能捐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给中国国人捐钱啊。

我们可是天神的选民,而中国人可是天神的弃子。他们甚至都不信仰天主,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捐钱?不可能的。

当欧洲有人看了塞宾的报道,开始对中国人产生同情,甚至打算给中国人捐钱的时候,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反对。甚至要求去查这些提议捐款者的上三代。

并且言之凿凿的说,这些家伙肯定是通共份子云云。

不过现在欧洲的反共思想还不怎么重,即便是通共了,所面临的问题也比美国轻多了。

当然欧洲这帮人叫着捐款,真的捐钱的还是少。毕竟善财难舍。

但是又一波人是真的打算捐钱了。那就是苏联的一帮人,还真的开始搞集资捐款的事情了。

在莫斯科旁边的卫星城茹科夫斯基的空军工程学校内,正在学校里学习了四年的孙家栋收获了一个好消息。(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校要读七年) 他在今年总学年的评比。上获得了全年级最优。他的画像挂在了他们所在年级的走廊上。并且他还被授予了斯大林金质奖章。

这可是所有留苏学生都渴望的最高荣誉。不说他们了,就连学校里的其他学生都极度眼馋。

就连关系好的同学都有一种[看 见兄弟得奖,不如杀了我吧! ]的感觉。那些和他关系不好的同学就更别提了。

说话都是酸溜溜的,就像是杨梅吃多了一样。

不过对于这些话,孙家栋只当没听到。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心。

中国大水也牵动着这些留学生的心。

就在孙家栋和黄志明等人想着能不能从自己的生活费上省一点下来,捐给灾区老百姓的时候。

他的同学安德烈等人组织了起来,学校里的大家伙你十卢布,我七卢布的,一起凑了几千卢布出来。

让孙家栋和黄志明拿去捐给中国灾区的百姓。

这让孙家栋和黄志明不好意思了。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是家庭收入普通的工人家庭或农民家庭,大家都没什么钱的。

虽然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校算是一个军办学校,不太需要学生在学校里花费什么钱。

但是手。上留点钱傍身总是好的。毕竟周末出去搞对象不能只压马路吧。邀请城里护士学校的姑娘出来,最少逛街的时候买一根冰棒吧。

不然实在是太寒酸了。

所以孙家栋拿着钱的时候对安德烈说道:“安德烈,你这钱我们不能收啊。你看你,谈对象谈一个黄一个,黄一个换一个。你的终身大事能落下啊。你还要留着钱请女生吃冰激凌呢凌。"安德烈黑着脸给孙家栋一记电炮飞脚,还好孙家栋反应快,躲开了。

结果踢到了旁边看热闹的黄志明屁股上。

“安德烈,你真踢啊!疼死我了! "黄志明摸着自己被踹中的屁股。

"哼。” 安德烈没有理会倒霉的黄志明,他转过头对孙家栋说道: "这些钱也不是白捐的,同学们有个小小的要求。

"说,我能办到都行。“孙家栋拍胸口道。

“你肯定能办到。把你的斯大林金质奖章交出来。”

"啊?!”

"同学们要拿去拍照合影。每个人都要。”

……行吧。”

为了祖国,孙家栋贡献了自己的斯大林金质奖章。让自己学校里的学生们都戴在胸口上拍照。

多年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校某级学生全员都佩戴斯大林金质奖章的传言在苏联莫斯科一直经久不衰。

而在苏联以及苏联加盟国内,愿意给中国捐款的人还真的不少。

不管是波兰、捷克、还是东德或是其他的加盟国。就连现在和苏联关系很微妙的南斯拉夫都表示愿意对中国进行捐款。

不仅仅是政府的,还有民间的。

当中国驻外的大使接待了好几波民间捐款的人士之后,他们都忍不住拍了拍脑袋。

这些民间人士的捐款数额一般都很小。往往是以学校或者工厂为单位,凑个几千卢布出来就不错了。

但是这不是钱的事情。如果说国家对国家的捐款是出于政治任务的话。

那么人民之间的捐款,那就不一样了。个人捐款大多是带有感情色彩的。

而这些个人情感色彩是弥足珍贵的。所谓的两国民间友谊,很多时候就是靠这些东西来维持的。

而那些外交大使们询问这些民间捐助的原因,得到的回答也颇让人意外。

“啊,我正在看的漫画的作者老家就是江西的。他在漫画后面的四格作者漫画里介绍了他家乡受灾的状况。我觉得他太辛苦了,虽然我不知道中国江西在哪里,但是这十五卢布的捐款请务必捐给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