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冲击(第2/3页)

“没错,他们通共了!”

这群外媒记者团们都显得义愤填膺。觉得那些英政府官员+恶不赦。

他们已经想好了该如何报道这件事情,毕竟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阴阳怪气。

“不过还好,我们的商人们比这一些政府官员有骨气多了。这些官员因为身处香港,害怕一河之隔的解放军随时打过来。所以想要用钱来向中国内地展示好意。"“但是我们的商人们显然更有骨气。你看他们甚至都没有到场!”

托马斯大声的说着。

他没有故意压低自己的声量,甚至有些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港督葛量洪等人给听见。

好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他的声音确实是被港英政府的那些官员给听见了,也有人报道给了葛总督。

葛量洪听闻之后只是低声骂了一句: "傻逼!伦敦大雾吸多了,把他脑子都吸坏了吧! "葛量洪对这记者所说的话不以为然。

但是架不住黄德发等人也听到了呀,这群人里也有不少人会英文的,毕竟要和英国人做生意呢。

他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自己等人是靠那些外商做生意的,现在这些外商都没来,自己着什么急?

“稳住,我们稳住,不要急。既然葛总督捐了20万港币,那我们就适当的上调一点40万港币不能再多了。”黄德发等小群体做好了准备。

当港英政府捐款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轮到这群港商了,因为那些外商还没来得及来呢。

黄德发的人相信这些外商是表现出了对中国大陆绝不妥协的骨气。

这些大人物都表现出了这样的骨气,自己可是他们的狗腿子啊,难道还不要看主人的脸色吗?

所以当港商开始捐款时,他们按兵不动。

霍英东看向这边的时候微微皱了皱眉,但是也没多说什么,他快步走上台在港因官员之后宣布:“我向中国大陆水灾灾民捐助500万港币!”

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捐款。霍英东的船运生意还是要多靠大陆的。没有大陆的走私业务起家,没有那些大陆弄出来的东西给他搞外贸,他运个屁。

这点上霍英东还是很清楚的。

500万港币是他现在能拿出的最大现金流了。毕竟他还要保证船运公司的正常运作。不能一口气将现金流给掏空。

而紧随着霍英东之后,邵逸夫也上台发表讲话:“我代表邵氏集团向中国水灾灾民捐款260万港币。”

这两个都算是大数了。跟在他们之后捐款的港商们,就显得数额较少了,毕竟这个年代几百万港币对于港商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念在同胞的份上,捐出了五十万到200万之间的捐款。

但是这些款项加起来距离雷月星当时所保证的至少筹得3,000万港币的捐款,还是有相当规模的差距。加上港英政府的那些官员捐款,目前一共筹集的善款也才1800多万。

而现场只剩黄德发等人了。

现在黄德发等人看看时间都晚上8点多了,那些外商肯定是不来了。

黄德发率先上台说道:“我黄某人的纸制品厂,虽然说生意不错,但是毕竟比不得各位。我就捐个38万,图个吉利。"

这话说的,台下人都直摇头,刚刚那个叫李嘉诚的年轻人,他经营的塑胶花工厂,大家听都没听过。他还咬着牙捐了50万港币。

你黄德发现在可是香港最大的纸制品大王。生产的纸制品不仅仅是在香港销售,还远销东南亚,甚至是日本。

你黄老板随随便便松松手都能捐出一两百万港币,就捐38万还图个吉利,这是恶心谁呢?

雷月星等人面露不喜,但是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画了一个清单。

而在黄德发之后,跟着他的那群人一个个的爆出了他们的捐款额度,每一个都比黄德发还要低。

尤其是轮胎王。这可是个在50年代相当赚钱的橡胶生意啊。

才捐了区区36万,说是不能抢黄老板的风头。

这些人捐完钱之后还有脸在下面笑。

当真是将需要帮助的几百上千万受灾群众当成笑话一样。

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让一些港媒尤其是外媒,拍手称赞。

"这些人反而比那些港英政府官员还要有骨气。毕竟是跟我们英国人做生意的商人。

“对呀,毕竟我们的商人展现出了骨气,这些跟我们做商人的中国商人也要展现出相应的骨气嘛!”

这群记者打算在之后用他们的妙笔生花好好夸一夸这群在他们看 来颇为忠诚的香港商。

而黄德发等人捐完款之后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会儿,最后以黄德发为首对雷月星说道。

“雷老板,我们这些人呢还挺忙,厂子里都有不少事情,要是没什么事我们就先走了。“说完,也没等雷月星有什么反应,这些人就打算一起走,想要给雷月星好好晾一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