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外国友人(第3/4页)

好几千人的部队,大家穿着统一的绿色军装。戴着五角星的军帽。就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列队。

“他们在干什么?你们国内在打仗吗?”塞宾发出这样的疑问。

因为在塞宾这样的外国人看来,军队这种组织一旦出动,除了打仗之外,就不会有其他任何的作用了。

但是翻译小刘却告诉他:“不是的,我们国内没有任何战争,这是前往灾区进行救援的解放军战士。

“你看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工具。”

伴随着小刘的解释,塞宾看向了那群解放军。好像还真如小刘所说,这一群解放军身上没有披挂任何自己所了解的单兵武器。反而是每个人手上都有铲子,或者是锄头,或者是其他相应的工具。

他们的背后也背着很大的行装,但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是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更像是露营用的帐篷。或者是一些其他锅碗瓢盆等等生活用具。还有一些杂七杂八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小工具。

这些东西通通都背在他们的后背上。每个人挂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以100人为一个单位进行组织的话,将这一些工具全部 集合起来,想必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等等,他们是去救灾的?”塞宾打量完这一群在车站集结的解放军之后,突然回想到刚刚小刘和他说的那句话,他这时才回过味来,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呀,他们是去救灾的。”小刘不太明白为什么塞宾会对这个事情表现出困惑不解的模样。

“因为相比于城市里的居民和农村里的农民。解放军有着更好的组织度。如果组织城镇居民工厂一工人,农村的农民与解放军战士一起进行劳动比赛的话。那么一两个人之间,或许拉不开差距,但是人数越多,解放军战士所能够拉开的差距也就越大。”

“因为解放军战士组织度更好,服从性更好。比如说修筑大坝,搬运东西等等。1000名 解放军可能会比2000名普通城镇居民效率更快。”

小刘以为塞宾是不明白为什么国家要组织解放军进入灾区抢险救灾。所以小刘特别将军队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区别给说出来。

但是听到小刘所说的这些,塞宾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

“可以拍照吗? "塞宾发问道。

小刘不能够自己做主这件事情,他跑到集结部队的地方问了一下目前这支部队的负责人。

负责带队的副师长说到:“让他拍吧,我们的战士没有什么不可以拍的。我们又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刚好给外国人看看,我们不光在战场上能打败他们,在救灾上也比他们强!你告诉那个外国人,我们什么都可以赢!”

带队的副师长,有一种军人特有的傲气和好胜。毕竟也是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上一 年还和北约联军打过仗呢。

现在不光是打仗要赢,抢险救灾也要赢啊。

小刘得了准信,噔噔噔的跑回来告诉塞宾可以拍,并且将那名副师长的话也传达给了塞宾。

塞宾听闻后先拿出相机,对着集结的部队拍了照片。

然后又说到:“我觉得那位将军或许不需要有那么强的好胜心。”

小刘道:“为什么?”

塞宾笑而不语。

这个话实在是没法回答,所以干脆笑笑吧。

但实际。上塞宾在心里并不认为一支军队在抢险救灾这种事情上有多大的用处。这应该找一个专门的建筑公司或者是相关产业的公司工人来做才更合适嘛。军人也就在战场上才是最有价值的。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塞宾踏上了前往九江的路程。

现在从鹰潭前往九江的路可不怎么好走。连日的暴雨,不断的冲刷着路面,很多地方已经被淹了。

不是因为大堤垮塌而造成的淹水,只是因为低洼地的水实在是没有办法很快的排出去。

一直 到现在依旧还是有不小的雨势。

在鹰潭集结的几千名解放军战士也只能够通过卡车转运的方式将他们运送至九江前线。

塞宾也算是混上了解放军战士前往九江的一辆卡车。

部队算是比较照顾他了,让他坐在卡车后兜靠里面的位置。这样不容易被人给挤着。毕竟这么多人要上卡车呢,就头尾两段舒服点。

赛宾看着卡车里的解放军战士,那些解放军战士也看着塞宾。

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互相都在看外国人长什么样。

塞宾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友好,于是他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糖果递给了他左手边一名看上去年纪很小的解放军战士。

这是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而且塞宾知道这招特别管用,毕竟他当主编也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出去采访过,不管是前往非洲还是东南亚什么地方。自己递过去的这一些糖果礼物,总是会受到当地人的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