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国家的与个人的(第2/2页)

中国的新人结婚开始流行配上一对红色或者是红金相间喜庆颜色的杯子。

而来自小城景德镇的小王则需要为工业能力日渐增强,居民收入日渐增加的小城市民购买属于他们的年货。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并不全是单一的色调。电影原本是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可惜的是吴斌这边的放映机只有黑白两色。

所以这里的渔民们只能听着旁白的介绍,自行脑补那渲染多彩的颜色。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发出赞叹,对瓷器的美充满赞叹。

小王从景德镇带来一窑万 彩的瓷器,从哈尔滨带走甜入心扉的糖果与巧克力和重型工业设备。

而当春节的脚步慢慢临近,景德镇生产的那些色彩耀目且价格不贵的瓷器成为了市场上追捧的宠儿。

人民有审美的自由,社会主义的颜色也非只有蓝黑灰。

国家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轰鸣的机械声与市民手中多彩的瓷器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电影里所展现的东西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彭家村发展到现在自发组成的农民公社,还有五年时间里疏通的全国各地数百条大小河流。

扩建的铁路,延申的公路,兴建的水库等等等等。但这部电影并不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报告文学。

而是通过一个个的鲜活的视角向所有人展现出新中国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老百姓到底过的怎样。

不仅仅是国家的、民族的、 还有个人的。

钢铁厂里的炙热的钢水与民众骑在身下的自行车。

一车车漆黑的煤炭与华灯初上的城市,以及灯亮下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家庭。

磅礴震撼的化工厂与老百姓身上款式越来越多,颜色也越来越鲜亮的衣服。

在这场时代大河的故事里有一朵朵溅起的浪花。浪花中有你,浪花中有我。

当一切汇聚成1954年的那个春节。

是大张送给媳妇的一个翠玉色陶瓷生肖小摆件。

是大张媳妇从乡下巡诊带买回来的一袋玉米棒子。

是老孙归来的儿子)媳为老孙和小小孙带来的新衣裳。

是小小孙坐在父亲肩头在大集。上买的新玩具。

是小王从哈尔滨带回的各种年货在人民商场被人民抢购。

是道一声新年好。

是风吹过风车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是满天繁星中的烟火璀璨,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眼神中终于闪动的光芒。

吴斌看着电影里的中国,他已经四年没回国了。而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回到了家乡,看见了自己的父母,看见了自己的哥哥姐姐。

他们和自己一起围坐在老家的圆桌旁,说着家常磕着瓜子。当天色旁晚,炊烟袅袅,妈妈做了家人最爱吃的红烧鱼。

就像是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平凡又普通的中国家庭一样。

吴斌回过神来时脸颊已经挂满泪水。

这是自己梦想的生活啊!自己为什么参加解放军,为什么服从组织一切安排,就是因为这个啊!

虽然自己现在虽然无法享受这一切,可是家乡的父母兄姐却能在国家的庇护下平静的生活。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值了!

国家的进程与个人的价值在这一刻无比的平衡。

吴斌哭了,而周围观影的日本渔民也有很多哭了的。

尤其是一些三十来岁的日本渔民。

“混蛋啊!我也想过这样的生活啊!为什么我们不能过这样的生活啊?”

“呜呜鸣,我也好想吃巧克力,我也好想吃一半大米一半高粱的米饭啊。”

“我也好想去那样的学校上学啊。我不怕读书辛苦的,让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