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客、砍头、收下当狗(第2/3页)

很难说。所以中央要抓紧时间,不是国家不想等人才培养好后一步步梳理,只是时不我待。就像是现在,张集就觉得时间越发的紧迫了。

因为李玉在见到纳兰英之后,说了很多东西。其一,就是她并不想现在就结婚,但是她无法反抗自己的父亲。虽然她十八岁了,但是她没有谋生的手段和技能,甚至说她都不知道该去哪儿找一个能让她活下去的地方。因为这些技能明显不是小学能教她的,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是由家庭和学校一起构建的。但是李玉明显缺失了一块,别看她被李有才送去学校读书,但实际上李有才对李玉并不关心。对她的教导其实还是传统三从四德那种,在和学校教导的思想的对撞下让李玉的价值观扭曲又矛盾。其二,通过李玉知道,李有才家其实很大。他同一辈的兄弟就有好几个,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后他们就分家了。那些人早就分散去了各个农村或者城市。表面上不怎么来往,但实际上书信往来还是频繁的。其三,李玉在家里偷偷听到自己爹和哥哥商量把她嫁出去的时候,请周边的人来商议什么大事。这些东西串在一起,张集已经知道他们没憋什么好屁了。不能再让他们做大做强了,再进一步他们就真的要做成农村包围城市了。张集忽然想到自己当年去安徽学习的时候那个彭家村支书彭学武对彭家村做的改造。广东地区也要这样搞啊!只不过在搞这些之前,要先让这群人的尾巴露出来。不打扫干净客厅,可是无法邀请客人啊。希望罗厚才能给自己一些惊喜了。

……

罗厚才所在的镇子上,一阵关于罗厚才在城里有个相好,还是个解放妇女的传言开始流传了起来。对于乡人来说,他们可不信什么解放妇女,不信妓女从良。只信一日是狗,永世是狗。再加上罗厚才那天大闹婚礼之后又跑了,所以镇上对他的风言风语是越传越盛。

之前他是战斗英雄的时候,不少人看着他的面子和他家来的很近。现在那些凑上来的人都没了,不光如此,罗厚才老娘出门买菜都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不少人对她嗤笑。她老娘已经和人吵了好几次架了。

镇上的那些婆姨最喜欢这种热闹了,无风也能掀起三尺浪来。 所以当罗厚才再一次回镇上的时候,正看着他老娘叉着腰站在门前疯狂的朝着几个远去的背影大骂:“你们儿子才是娶妓女的!你们全家都是娶妓女的!” “我家罗厚才保家卫国,你们什么都不懂的长舌妇,下次再碰到你们,老娘打死你们!”罗厚才的娘疯狂的骂着,但是对那些人不痛不痒,她们依旧嗤笑着,还时不时回头对罗厚才老娘指指点点,眼里充满了嘲弄的意味。

“娘亲。”罗厚才叫住了还在吼的老娘:“别吵了,她们不会听你的。” “厚才,你回来了!我还以为你直接走了呢。”罗厚才老娘李莲花扑了上来抱着儿子。 “进去说。”

回去自家小院,家里只有二伯的媳妇自己的婶娘在。婶娘瞟了一眼罗厚才,重重的哼了一声:“你还回来啊。你娘快被镇上的长舌妇给说的气死了。” “我知道,我知道。”罗厚才点头道:“我这次来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事儿吗。” “你知道解决就好。你弟弟、二伯最近被说的都不敢在镇子上待了,都跑去隔壁镇上接木工活做了。厚才,不是婶娘说你,这些年我们家没有亏待你家。你爹死的早,你也出去的早,你娘我都当亲姐照顾的。” “不管再难,只要家里有口吃的就没短过她的。你娘也不容易,要操心你的婚事。李有才家不就是成分划分不大好听嘛。但这管什么事,结婚后过日子不还是舒坦最重要。”

“李有才家也不用你管,不要你的钱,她爹还能补贴你点呢。你这孩子咋不知道偷着乐呢。”婶娘说着李家的好。

当然要说李家的好,分肉的时候她可是站在第一排的。选的是最肥的肉,还比别人多拿两斤。连带着帮李莲花那份一起拿回来,好几斤肉呢。这种好话怎么能不说呢?罗厚才也知道自己婶娘和二伯以及自己母亲这些人都不坏,只是单纯的没见识罢。婶娘和二伯一家对自己家一直都很好,当年爹死了没有趁机吃绝户,二伯还让婶娘一直接济自家。他们是不是善良的?是的。但是受限于他们的认知和见识,他们的小善有时候却会助长大恶。罗厚才想起那天张集和自己聊的东西他都暗自惊心。

根据张集所说,汕头下面某些村里的民兵组织都被这些人派下去的子弟给把持住了。警察部门下乡执法都是要小心的。很多时候为什么对村里犯法和稀泥啊?那都是一些人用血换来的教训。张集希望罗厚才能把李有才这些人都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