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退休制度与无敌菠萝车(第2/2页)

所以还有三十亩采用了中等投入的肥料和中等的田间管理。

在考虑偏远地区,所以还有三十亩地低等投入的肥料和添加管理。

最后还有二十亩地请了当地农民自耕种自养,进行动态观察。今年湛江一号的收入非常喜人。

由高到底的亩产分别为:一千四百斤,八百斤,五百斤。可以看的出来,高效的肥料投入和高强度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生长起了决定性因素。

但是这种理论最高值只能作为参考。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哪个村子可以一亩地投入四个专业知识丰富的农学生进行田间管理啊。

每天巡视,一有倒伏的水稻就进行抢救。

发现灌浆有不饱满的情况就立刻追加肥料或水。

实际中效投入化肥和田间管理是实际生产中最有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值。

但是这也是必须由国营大农场进行系统化管理才可能达到的水准。

低效投入更接近不太会种田的自耕农单打独斗的水准。

而中心放给附近农民自耕的士地差不多达到了平均亩产七百斤的数量。

毕竟这些农民就算之前种田的能力不太行,但是靠着水稻中心呢。

不懂还不会问吗?要是连这个嘴都张不开,那当真是饿死活该了。 “所以啊,湛江一号如果大面积在南方推广,那么亩产六百斤以上没太大问题。如果肥料管够的话,自耕农都可以把产量堆上八百斤。”

做完田间统计的袁隆平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样一来,距离我们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啊!袁隆平余有荣嫣。

在本时空之中,他可能不会有历史上那么大的荣誉,那么大的光荣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只要能让全国人吃饱饭,大家都不再挨饿,那么谁去拿荣誉又有什么问题呢?

袁隆平不在乎,他知道的是湛江附近以及整个广东的农业代表都来了。

都想要湛江一号的种子,来年种到地里,大家明年不说都吃饱,但是应该大概可以不挨饿了。 “可惜了,我们国家的化肥设备还是不够啊。”

袁隆平的一名叫胡大有的同事遗憾道。 “百万吨级大化肥设备就算是从投产到建设,再到产品铺设全国,最少需要三年时间。现在国家已经制定了百万吨大化肥设备了,但是铺开也要到五六年五七年了。” “不怕晚,有就可以。”

袁隆平收起记事的笔记本:“只要有奔头,再苦上这三五年又怕什么呢?年景再坏还能坏的过从前饿死人的时候?”胡大有点点头。

就在两人收拾收拾准备回去的时候,乡村道路上一辆卡车缓缓驶来。

站在后斗里面的一人用力挥手:“袁隆平、胡大有,去叫大家伙都出来。我给你们带好东西了!”

袁隆平和胡大有一看熟悉的车和熟悉的人,两人的嘴角双双一垮。 “妈耶!学长带着他的无敌菠萝车来了!老袁这里交给你了,你就说我拉肚子不能吃菠萝啊!千万记住,说我不能吃啊。上次的口腔溃疡还没好利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