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新舰入列,老军归天(第2/4页)
哪怕是生产大型驱逐舰也好啊!
就在他有些神游天外的时候,他的同伴拍他说道:“黄旭华,看,它们来了!” “哪呢?” “那呢!”
在同伴的指引下,黄旭华远远的看见海天交界的交界线上一队小小的灰点出现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
等到黄旭华可以清晰的看见战舰上悬挂的五星红旗时,他忍不住发出了感叹:“好一支强大的舰队!”
这次从朝鲜回来的舰队包含了两艘排水量在三千七百吨级的驱逐舰,两艘排水量 在一千七百吨级的护卫舰。
以及十余艘炮艇、猎潜舰、登陆艇组成的船队。
这是新中国海军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次缴获的三千七百吨级驱逐舰弗莱彻后期型是一款非常有潜力的驱逐舰底子。
有一定的改装空间,可以为后期加装外挂式导弹和新式雷达天线以及内部加装电脑化火控雷达做准备。
历史上中美国人自己就对后期型弗莱彻级驱逐舰进行过改装,一直用到了六十年代后期,部分舰船服役到了七十年代。从实际作战效能和服役周期来看,弗莱彻级驱逐舰比之前被国民党空军空袭炸掉的新中国旗舰重庆号(英国仙林级巡洋舰曙光女神号)更先进。
虽然重庆号排水量达到七千吨级,标称轻型巡洋舰。但生产设计于二战爆发前,很多设计理念都不太行了。
弗莱彻级是在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才开始设计的……
吸纳了现代海战的诸多要素现在新中国海军缺少大型水面舰艇,两艘三千多吨的驱逐舰一来,颇有些霸王姿态。
黄旭华如数家珍一般的背出两艘弗莱彻级的参数:“最大航速三十八节,搭配了通用公司的减速齿轮蒸汽轮机。” “配备SC对空雷达,SG对海雷达。可协同对空反潜作战。五门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平两用炮,另有四联装四十毫米博福斯高机关炮防空。” “真是好船啊!”
黄旭华的声音里充满了羡慕。 “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建造自己的大船啊?”
有同事也一起感叹道,“五百吨级的炮艇在这样的大船面前就像是玩具一样可笑。” “是啊,海战不比陆战。陆战战术运用得当,武器落后也能击败敌人。因为敌人也是血肉长得,一颗子弹就死了。
但是海战不行,你战术再好,最后还是要硬碰硬。你飞机够不到人家,火炮洞穿不了对方的装甲你就是拿人家没办法。”
有同事也是无奈的说道。 “难道要看着我们的战士开着五百吨的小艇打人家的大舰?”
这位技术员说的还真的是某种现实。
在历史上的74海战(一九七四年)中……中国的南海舰队开着三四百吨的炮艇和猎潜舰打着一千多吨排水量的越南护卫舰。
那个难受啊!小炮艇的主炮根本撕不开护卫舰的装甲。
打中都造不成什么伤害。我海军指挥员临机决断,靠上去打!于是在一九七四年这个年份,中国人民海军给世界演了一波跳梆战。
但是最后还是没能跳上去,因为对方的护卫舰太大了,比小炮艇猎潜舰的船高多了,你跳都跳不上去。
最后战士们只能依靠手上的冲锋枪、手雷,和船上的重机枪对对面舰船的上层建筑进行攻击。
在这样的战斗中,中国四艘小艇斗三条大舰。中国海军受伤一人,越军死伤三百
人,被俘九人。战果虽然辉煌,但是却很难让人笑出来。因为这是越军太弱小了,海军战斗意志薄弱,才会被中国海军的小舰压着打成这样。
换成任何一个有海军传统的国家,都不至于打成这样。
一条护卫舰都足够收拾四条小炮艇了。
黄旭华和他的伙伴们自然不会知道后世的七四海战。
他们都是研究人员,看待战争也更理性。
他们不会把战争的胜利寄托于敌人的弱小上,只会希望自身强大。
因为只有自己的强大才是真实的强大。
当看着庞大的船队从眼前驶过后,黄旭华心中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军舰。
中国的旗舰,要由中国人自己生产。
相比于黄旭华这些活力充沛还愿意乱跑的年轻人,威海的老百姓还是更喜欢在港口等着。
他们昨天晚上收听威海本地的广播电台后就知道,今天下午三点舰队就会抵达港口。
今天又刚好是个星期天。
威海老百姓早早的就在港口附近等待了。
军港肯定是进不去的,但是沿海地区一大片地方可以看呢,大家伙站在外围就好了。
而在军港里,除了人民海军的战士之外,还站着两名风烛残年的老人。
一个是萨镇冰一个是胡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