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欧洲的渴求

独角兽日报,贝尔办公室内。贝尔主编正在奋笔疾书。【我们有的同行,比如泰晤士报从主编到记者,就没有一个靠谱的。他们不仅听风就是雨,而且毫无基本的新闻素养与新闻道德。依靠编造新闻事件来哗众取宠。】

【他们不仅大脑缺乏思考,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美国人说什么,他们就要跟着一起叫唤什么。

这种情况很像我去英国农村时村里养的狗。

村里只要有一条狗叫了,周围的狗都要跟着一起叫,虽然它们完全不知道到底在叫什么。但是叫,就对了!】

【让我们的泰晤士报主编用他小的可怜的脑仁去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洗脑用的机器。即便是有,那也不可能是光明正大摆出来给所有人看见的!泰晤士报的记者和编辑们,请下次不要再侮辱我们欧洲人的智商好吗?】

这内容一口气写下来,贝尔只觉得爽多了。他和泰晤士报是有仇的,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一天到晚。

贝尔觉得自己有时候是君子,有时候是小人。

所以他的报仇就是:十年时间里,一天到晚的报仇。

泰晤士报的记者闹了一个巨大的乌龙出来……社会主义阵营的新闻媒体可以说是穷尽嘲讽之能了。

把全欧洲跟着泰晤士报一起写洗脑机新闻的媒体全都嘲笑了一遍。

那种尖酸刻薄啊,啧啧啧……贝尔觉得自己都写得轻了。这个时候与其让别人骂,还不如自己人来骂呢。

至少还可以找个台阶下去。

而且自己在文章里不着痕迹的把这种弱智言论的发源地标给了美国。

相信欧洲人看了之后会舒服很多。如果有一些报纸比较聪明的话,那么就应该一起来嘲笑美国的弱智言论。

所谓【围美救欧】不过如此。至少让美国蛮子丢脸,总比我们欧洲贵族丢脸好吧?

在深刻的嘲讽了一番泰晤士报全体编辑和记者的智商后。

贝尔主编继续往下写道。【关于中国洗脑机?好吧,我承认确实有一点“洗脑”,当然这不是什么共产主义宣传的洗脑。

而是被音乐洗脑了。最近这段时间,我已经沉迷于《自新大陆乐曲》《命运交响曲》不可自拔。】

【我曾经固执的认为,只有音乐厅里演奏的音乐才叫音乐。黑胶唱机播放出来的音乐只能算是一种带有旋律和节奏的声音,它距离真正的音乐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我认为机械播放的音乐,永远都比不上现场由人演奏的音乐。】【当然,一直到现在我依旧保持这个看法。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机器至少 做到了现场播放的八成功力。至少我听到耳朵里的是音乐,而不仅仅是声音。】

【那种在脑海中响起的声音太令人意外和惊喜了。】接下来,贝尔主编几乎是控制不住笔的疯狂写着关于熊猫随身听的好处。

简单来说就是一通乱夸,没办法贝尔主编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其实不仅仅是他,所有尝试过随身听听音乐的人都无法控制自己。

包括去了朝鲜的各大媒体代表,他们在尝试了随身听听音乐之后,往日里所习惯的黑胶唱机已经听不下去了。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去了朝鲜半岛的法新社记者在回到家中之后,拿了一张自己最喜欢的黑胶碟……

然后打开自己花了两个月工资才买得起的黑胶唱机。

可是黑胶唱机里传来吱呀吱呀的声音,和无论如何都无法消除的底噪(一种滋啦滋啦的微弱声响,受限于黑胶制作工艺,七十年后也无法消除)。

再对比一下熊猫随身听里传来的那种清丽纯粹的声音……这位法新社的记者发现有的东西尝试过更好的之后,那就真的回不去了。

历史上后世复古回潮,很多人说黑胶唱片有独特的味道。其实就是那种去不掉的底噪。

在生产技术上来说,这属于一种落后的技术……

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音乐的时候还有一个细微的滋啦滋啦声一直在响的。

只能说有一部分人喜欢那种感觉,那是因为后世清晰的音乐和歌曲听久了,历史上后世的耳机和音响都太好了,很多人连什么是底噪都不知道了。

偶尔听到那种底噪,反而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可是这年代能听黑胶的人,早就听那种底噪听到吐了。

他们早就想要听没有底噪干净清晰的音乐了。

本来想在一个安静的下午拿出一张自己喜欢的唱片,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

结果唱机里时不时给你传来噼里啪啦的小爆声(黑胶唱片磨损或变形或刻录有问题或唱针磨损就会这样)或者是滋啦滋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