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有技术代差的拳头产品(第2/2页)

现在的曙光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个小型的计划经济委员会的架构。

当然这里并没有计划经济委员会那么大的权利。

这里目前是提出发展纲领意见,提交中央审阅,中央批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

之前李锐就带领着厂里的科学家和专家们商讨过曙光厂所推动的三年经济计划。

在有网咖资料技术和一些后世黑箱科技的支持下……

一些原本在这个时期中国办不到的事情都变得可以办得到了。 在最初的小甜水换汇计划、土豆换糖计划等等计划顺利实施之后。

李锐就和基地里的专家们考虑,要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国轻工业对重工业互补的情况。

医药产业自不必说,现在已经慢慢走上正轨。连国际医药集团都坑过了,在香港的江明做得很棒。

而除了医药之外,李锐等人开会时也严肃讨论了关于树立中国商品形象的问题。

不能全是简单的容易抄袭的轻纺和副食品。

必须要生产一些拥有高技术高质量,能形成一定技术壁垒或者说技术代差的产品。

用这样的产品来赚取超额利润不说,还能提升中国商品形象。不然全是轻纺,欧洲山寨那么多,随便抄抄就说成是他们的了。

他们的不要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两年前,在厂里进行开会讨论许久之后,学者们制定了一个相对长远的计划。 “大庆油田比历史上早了十年开发。” “晶体管技术我们所掌握的资料领先时代几十年。” “我们还有远超这个时代的机床,可以加工高级模具。” “网咖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领先于时代的文娱产品。” “磁带技术和资料已经非常成熟,张教授也在尝试压低磁带成本的方法。” “我的提议是把这些长处都集合起来。”

李锐在综合了所有意见后提出了他的设想:“我们需要领先全球一步,生产真正的具有技术力和产品力的商品。便携式随身听与便携式收音机将带着我们的文化符号闯进全世界的千家万户之中!”

李锐在两年前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在河北的石家庄,一个代号701厂的工厂开始兴建。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里要做什么。

这里的厂房不大,但是建设标准却异常的高。

就连招收的工人都要求必须要有高小及以上学历。

这在这个年代,妥妥的属于高门槛了。

石家庄当地市政府也对701工厂极为重视。

经过两年的建设与配套,701厂终于开始出产属于他们的产品了。

当一个巴掌大小有着火红色外壳的便携式收音机装上电池,开启收音,最终发出悦耳的歌声时,前来视察的石家庄市长忍不住发出惊叹。 “这么小的东西就是收音机啊?这么小,这么精密,这么好看啊!这东西你们怎么做出来的啊?这东西苏联老大哥都做不出来吧!”

面对市长的惊叹,701厂的厂长笑呵呵的回应道:“市长,不光是苏联老大哥哦。海对面的美国佬现在也做不出来。李部长说这是我们以后出征国际的拳头产品叻!”

市长左看右看,觉得这个便携式收音机都很好看。

他忍不住问道:“这个,你们要卖多少钱?”

厂长伸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个四。 “四块?哦,不可能,我想岔了。四十块?”

市长想了一个他能猜到的数。 厂长道:“四十九块八。” “那不贵啊!”

市长看着这便携式收音机,虽然四十九块八这钱不少,但是买这个肯定值。

他都想买一台了。但是厂长接下来的话让他歇了心思。 “四十九块八美金一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