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享喜悦(第3/6页)
喜的是这个娃娃没有长歪,心思正道纯良。关键是还真的有一个当大哥的样,小小年纪已经知道什么是道义什么是责任了。
悲的是这个娃娃太正道太纯良,没有给自己考虑。
万一将来他后悔了呢?
自己这做父母的怎么面对他?
所以张祥和桂花虽然没有再打骂张福,但也去学校找王老师。可是王老师听闻前
后由来后只能叹息一声:“我说呢,我还上了你们家做工作,希望你们家供张福上高中。结果张福过两天来就报了中专,我还以为是你们考虑家庭经济不允许呢。原来是张福自作主张啊。” “可惜啊,你们来晚了。要是早几天就好了,现在志愿已经提交上去了,没得改了。”王老师也是无奈。
这个档子事儿被张福生米煮成熟饭,张祥一家不认也要认了。
而张福的几个弟弟也在家大人的争吵中大概猜到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五十年代,很多娃娃十三四岁就要被当成劳力用。
这个时代的少年总是早熟的。张福是五个孩子里读书成绩最好的,但是为了给弟弟们提供更好的条件,也为了不过度压榨自己的父母,他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
而张福的四个弟弟,除了最小张财懵里懵懂之外,张禄、张寿、张喜兄弟仨兄弟都抱着张福哭了起来。
而从那一天之后,哥几个学习也比从前更上心了。
张禄几个兄弟还去火柴厂要了一些糊纸盒的工作来做。
这个工作着实赚不着什么钱,利用业余时间忙一个月也就赚个几块钱。
但这也是这个年代少年人对自己家庭的一种支持。
不过张福去中专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张祥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有桂花还有些不舍。 “老师都说你是读书的料子,去了高中,一定能考上大学。要是上了大学,那就和古代考上进士一样,那光宗耀祖……”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怎么?大学出来光宗耀祖,中专出来当工人阶级不光荣?”
张祥不乐意了:“张福现在在中专也挺好,老师喜欢他,说他机灵。在中专好好学技术,以后出来在厂里也是大拿。”
张福听闻重重点头:“对,妈你别担心了。我们老师说了,以后不光有中专,还有大专。学历和大学是一样的,大学重理论,我们重实践。
是一条道上的两条路,终点都一样。以后还会有专硕。就和大学的研究生是一样的。”
桂花听到张福这么说,她心里才舒服点。
等到张福要出门了,还往他包里塞了几个馒头。 “今天也不知道你们学校包不包饭,这几个馒头你饿的时候吃啊。”桂花如此说着。
想了想又从橱柜上层的糖罐里取出两块带包装的糖果塞进张福包里。 “饿了就吃啊。” “嗯,放心吧,妈。爸,我借你自行车用一下。” “行,骑慢点小心别给我磕着了。”
张福打完招呼,一溜烟的出了门。
上了中专之后,张福就发现自己对食品科学这门技术非常感兴趣。
因为他觉得学校里的老师太厉害了,简直就是凭空生物。 几种化学试剂兑一下就能勾兑出一杯果汁饮料,而其实里面一滴真的果汁都没有。
张福不像历史上的后世人一样,一看到这种化学做法就想到不健康,他想到的是好厉害……
要是早点有这些技术,当年也许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张福四五岁有记忆开始,他的人生大半是苦涩的。
日本人的三合面,军阀的爱国粮,这些根本不是人吃的玩意儿。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大院里有一个和他玩的很好的玩伴……因为吃了三合面不消化,活生生的胀死了。
小伙伴当时躺在床上难过的死去活来四五岁的孩子,哭着喊着要妈妈抱抱,想要喝点糖水。
小伙伴的家里翻遍也找不出一颗糖来啊。
别说他了,整个大院也没糖啊。就这样,小家伙没喝上糖水,活生生的死在了娘的怀里。
张福看科幻杂志,里面有一个穿梭时空的机器,他想着要是真的多好啊。
至少自己能带些吃的回去,小伙伴不会被胀死,还能喝到小甜水……吃,当真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啊!
对于北京西城区豆制品厂厂长梁红敏来说,让北京的老百姓吃上更多的豆制品,是她最大的责任。
作为从延安老区出来的后勤干部,梁红敏觉得自己身上是有很大的担子的。
她听过几次专家的座谈会,其中关于新中国老百姓蛋白质摄入过低的说法她听说过很多次了。
从前她只知道大家吃饱就好了。没想过什么碳水化合物,什么蛋白质,什么脂肪。
而专门的专家学者讲过之后她才知道,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