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太高科技了
叶继壮跑来直接找赫鲁晓夫,原本他是有些心有揣测的。
因为他不能百分百确定自己能不能说动赫鲁晓夫。
但是叶继壮反正之前是被李锐给说服了。
因为李锐对于这方面一直都非常有经验(薅羊毛、和外国人做生意等)。
叶部长虽然说自己是贸易部长,但是在这方面显然还不如李锐的心眼多。
就像是叶部长其实也并不清楚苏联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些藕断丝连的贸易往来。
虽然理论上来说,冷战开始之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就断了。
但是李锐让人在香港和国际医药公司接触,给他们卖药这件事就能说明……
所谓的断掉贸易往来的说法是多么的脆弱。
至多是明面上很多地方不好走,但是暗地里的经济往来怎么可能全断掉?
就像是在苏联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暗地出口里,鱼子酱就是挺大的一个项目。
因为苏联盛产鱼子酱,在沙俄时期就是欧洲主要鱼子酱产地之一。
如果真因为意识形态就彻底断掉从苏联进口鱼子酱,那么欧洲可是会有很多人不满的。
这已经是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了。一直发展到历史上后世的勋宗时期,就连勋宗都有家人牵扯进鱼子酱走私案中。
当然,现在的鱼子酱基本上是国家走私。因为苏联也需要外汇,他们有境外特工,也需要购买外国材料,这些都需要美元或者英镑之类。
苏联的鱼子酱和红牌伏特加在欧洲市场都挺好卖的。
所以李锐找到叶继壮,对叶部长道:“我们刚刚完成了合成鱼子酱的工艺,即便是以作坊式生产,一天也能达到五百公斤的产能。”
一开始叶部长对这个产能还没什么概念,他皱起眉头:“五百公斤日产量够干什么的?” “鱼子酱按克卖的,十克一罐。五百公斤够装五万盒。就算装盒有千分之五的损耗,那也有四万七千多罐。
一罐三类品的鱼子酱在苏联售价五卢布。我们合成鱼子酱的质量和他们的三类品是一样的。” “关键是就算是五卢布的鱼子酱这么贵,在苏联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除了功勋商店能保证每个星期有货之外,其他商场只要上货就会被抢购一空。” “苏联人私底下交易这些鱼子酱,一般都要加几个卢布,或者搭一瓶普通的烈酒才行。”
李锐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就让叶部长的眼睛瞪大。
叶继壮再三确认:“李部长,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没错。而且西欧有大量走私苏联鱼子酱。这也是为什么苏联是鱼子酱生产大国。但是国内民众很难消费得到鱼子酱的原因。他们私底下把鱼子酱都拿去换外汇了。”
叶部长揉搓着拳头:“这样啊……你们那个合成鱼子酱有保障吗?” “自然是有的。只不过我们中国从来不是鱼子酱的生产区,我们很难介入鱼子酱的传统消费市场。我们现在虽然有香港作为一个出口点。但是想从那儿销售鱼子酱还是有困难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借苏联的壳。毕竟我们是合成鱼子酱,我们中国直接卖,欧美指定不买账。” “我们一盒鱼子酱生产成本是五毛人民币。我个人意见,卖给苏联同志可以是一盒一点五卢布。
当然,他们要是价格咬的比较死,叶部长您叶可以看着退一点。一卢布是底价,您看怎么样?”
叶继壮看着李锐,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赚钱还是你狠啊!”
是啊,五毛钱人民币的东西,李锐要卖一点五卢布,这里面翻了好几倍了。
就算是一卢布也是很赚的。不过李锐说的也很清楚,这些鱼子酱除了流到苏联的市面上外,肯定有很多是被苏联拿去赚外汇的。
苏联人在这一波里肯定也是能赚的流油的。
中国是缺乏这样的渠道直接和西欧对接……所以这一部分的销售利润必须要分给苏联了。
李锐已经把利弊全都给叶部长说清楚了……
所以叶部长找到赫鲁晓夫的时候也是非常有理有据的给赫鲁晓夫分析了一波。
当然,关于中国生产合成鱼子酱的成本,叶部长自然不会说实话。这说实话就是傻子了。
反正就是不便宜。是高科技,是中国生物和化学的重大研究成果云云。
叶部长别看长得老实,说大话的能力也是不错的。说的赫鲁晓夫都晕了。
赫鲁晓夫只能说道:“把你说的那个鱼子酱拿来给我尝尝。”
叶部长早就准备好了。
这种合成鱼子酱光从卖相上来看,赫鲁晓夫都没能第一时间认出来这玩意儿和天然鱼子酱有什么差别。
一直到吃进嘴巴里后,赫鲁晓夫才觉得这玩意儿比自己常吃的鱼子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