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张家的困境(第2/2页)
说罢,王老师就准备走。
桂花想要留王老师吃饭来着,但是王老师表示不需要。王老师刚走出张家大门,张祥回来了。
他满脸笑意:“桂花,今儿个运气好,买了些便宜的猪下水。你收拾一下,咱们晚上炖吊子吃。” “哟,王老师,您怎么来了。今晚咱们家吃炖吊子,您对付一口呗!” “不了,不了。我还有事。”
王老师谢绝了张祥的好意。
张祥提着的那一卦猪肠子也就约莫一斤左右,他们一家人都不够吃呢。
自己要留下吃饭的话,张祥一家肯定是要把这些猪肠子紧着自己了。
到时候五个小的和桂花怕是一口都吃不到了。
王老师连连摆手:“家里已经做得了,我媳妇等我回去吃饭呢。张福他爸,张福读完初中之后的出路你好好给孩子考虑啊!”
说罢,王老师不顾张家人的挽留,骑着自己有些陈旧的二手自行车走了。
……
晚上张家吃的是炖吊子,用大蒜和生姜再加上一大勺豆酱把猪肠子炖入味。
这年头北京人吃猪肠子都不会把肠油去的特别干净。
倒不是说特别喜欢这个肠子的脏器味。
主要还是舍不得这些油水。有些腥气就腥气吧。张福晚上吃的很开心,同时也早早的和几个弟弟一起在隔壁间睡下了。
而在堂间里,有些昏暗的灯光下桂花在纳鞋底张祥抽着香烟。
夫妻俩还在为王老师今天所说的事情而讨论着呢。 “孩儿他爸,你说福儿以后咋办。”
桂花纳着鞋底的同时抬头问道。
张祥吧嗒着香烟,作为一名钢铁厂的大工匠,他的收入不低。不然也不能养着家里五个半大小子,还能不让他们挨饿。 “读高中,考大学。这是正路。我厂里的技术科主任就是工业大学毕业的。人家说的那些东西,懂得那些东西,我这辈子听都没听过。”张祥道。 “张福脑子聪明,以后考大学应该不难。大学出来以后进厂最少也是个技术员。大学生以后也吃香。”
张祥如此说着,桂花看着他,突然无奈的叹口气:“他爸,咱们两个加起来一个月有六十来块钱。在咱们这大杂院里算是挣钱的人家了。” “但是你算算啊,咱们一家七口人,人吃马嚼的一个月就要花掉三十多块钱。你还总买些好东西回来给孩子们吃。就像是今天的炖吊子,那别人家都是过年过节才吃的。”
张祥摆手:“吃这点玩意儿你心疼啥钱。咱们家孩子就是因为吃得好,比其他同龄孩子都高一个头,身体也壮,也少的病。” “是,我没说孩子不该吃好的。可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张喜张财年纪还小,他们要在长两年,咱们这一屋小伙子那就是个顶个都是饭桶。到时候一个月四十块吃饭都怕打不住。” “要是张福继续上高中,你算过没有每个月又要多开支好几块了。还有大学四年,大学有国家补贴,吃饭读书不花钱。可是王老师说了,课外资料要花钱啊。图书馆里也不是什么书都有的。” “还有王老师说大学可能还有游学活动呢。多多少少都是要花一些钱的吧。”
张福上了大学,刚好张禄要读高中,张寿要念初中了。我晓得你,你指望咱们张 家五个小伙子都成材。可咱家哪来那么多钱培养啊。”
桂花作为一个母亲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也是很心痛,但是家里的余钱都是桂花在掌管。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孩子越大,花钱也就越多。张祥默然,媳妇的话说的很实际。
钱要算着花日子要算着过。
张祥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卷烟,他默默开口:“我一个月抽烟喝酒也要花两三块吧。桂花看向他:“嗯?” “戒了吧。”
张祥面无表情的说出自己的打算:“以后别给我沽酒了。” “孩子现在心里都精着呢,尤其是张福那小子你突然不抽烟喝酒,怕他觉得不对劲。孩子十几岁了,心思多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心窄。”桂花道。 “拿我的酒瓶装点凉白开就好了。”
张祥道:“那些哈德门的盒子别给我丢了,我自己卷点烟装里面。” “欸。”
桂花点点头:“街道那边有新的糊火柴盒子的活儿,我去接点回来。咱们俩每天晚上干几个小时,一个月也能多几块钱。”
张祥点点头:“行。这样就能宽裕点了。” “咱们张家几个小伙子,只要能学习的,咱俩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出来。” “现在世道好了,咱们日子好了,孩子也要争气啊。要给咱家争气,以后有本事要给国家争气啊!”
隔壁间的张福睁着眼睛,在一群弟弟此起彼伏均匀的呼吸声中,他默默的流下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