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卖不动与要发了

“新出的电影,好莱坞全新力作《千年世家》!

“先生看电影吗?本影院推出优惠套餐,买电影票送爆米花。”

“柏林电影节感恩大促,只要三张正在上映的电影就可以兑换一次抽奖机会。奖品有凯旋摩托、福特汽车等等!赶快来参加吧!”

“先生,女士,看电影吧!影院推出买一送一套餐。双人情侣更优惠!”

西柏林的街头,各大电影院都在用尽全身的力气疯狂的推销他们的电影套餐。

因为就好像一夜之间变了天一样,市民们突然对他们在电影院里播放的好莱坞大片失去了全部的兴趣。

如果说现在正在上映播放的欧洲文艺爱情电影还有一些观众的话。那么向来主打热闹精彩的好莱坞动作、科幻片就当真是门可罗雀了。

所以在西柏林的电影院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景,那就是向来以小众向的欧洲文艺爱情电影在这段时间内票房反超好莱坞大片!欧洲文艺电影工作者实现了弯道超车!

当然,这就是个笑话罢了。西柏林电影节期间,除了好莱坞带来的二十部商业片外,还有七部欧洲本土的文艺电影。原本这些电影在商业上就是陪跑的。

即便是一开始组委会就内定了,主要奖项将由这些欧洲本土电影拿。但是拿奖是拿奖,赚钱是赚钱。大家分工是很明确的。

好莱坞负责赚钱,欧洲电影负责赚名声。

但是现在好像有些不对劲了。说好的我们赚名声你们赚钱呢?怎么现在连赚钱都要我们来了?!这不对啊!

而且就算是我们赚,这也不对劲啊。我们几部文艺电影,每场也就是卖十几二十张票,卖得好也就是卖三十张票而已。

你们好莱坞大片不是每场都应该两三百张票的大卖特卖吗?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菱下去呢?

你们这样,连安慰奖我们也不好发给你们啊!

其实不光是组委会着急,好莱坞六大电影厂来的代表们也非常着急。

现在还不是历史上的七十年后。在历史上七十年后,欧洲电影市场已经被好莱坞随意揉圆搓扁。已经毫无反抗力了。

现在的欧洲,好莱坞还不还算是一个金字招牌。包括院线上映电影也是如此,现在在欧洲上映的电影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以票房分成的方式来分账的。

而是欧洲这边的大电影院以买断的形式来播放。等到第一轮上映结束后,播放权会到次一级的中等影院,第二轮播放结束后则是会放到小型影院。

根据不同的播放轮次以及需要的拷贝数量,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开出不同的价码。

为什么要搞西柏林电影节?这可不光是单纯的为了政治和文化宣传。要知道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主要目标还是赚钱。

在北约集团的牵头下,搞出这个电影节搞意识形态对抗是一部分。

对电影公司来说,在电影节期间请欧洲以及全世界潜在的发行商来看电影,来推销电影,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商人并不是那么在乎拿奖,除非拿奖能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不然他们是无所谓的。

他们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将欧洲十几个国家的大型电影发行商都聚集起来,然后推销贩卖他们的电影,这是生意,是最切实的生意。

而怎么推销才是最好的呢?当然是要让那些电影发行商看见电影观众络绎不绝,每个观众都对他们的电影赞不绝口啊。

这样他们才可以将一部电影在某国的放映权卖出几十上百万美元。

原本这一切都该是很顺利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从英国来的电影发行商米滋站在西柏林一家大型电影院门口,他站在这已经一个下午了。

他穿着风衣叼着烟卷,手上还拿着一个计数器(一种按一下就会记录一个数字的器械)和笔记本与铅笔。

这个大型电影院里有五个放映厅,其中一个厅在放映欧洲的文艺片。另外四个在放映好莱坞的大片。

几个好莱坞的代表找到他,希望他以五十万英镑的价格买下其中三部电影在英国的首轮放映权。

但是米滋在这里待了一个下午了,他的计数器绝望的表示,就算是米滋偶尔多按了几下,它的数字表也没有超过两百。

从中午十二点到下午六点,整整六个小时的时间,四个大厅,每个大厅至少可以放三轮电影。四个大厅就是十二轮电影,再加上一个放文艺电影的,那就是十五轮放映。

平均下来每场人数还不到十四人。

就这样的数据,他们是怎么好意思要自己支付五十万英镑的?自己给他们五万英镑都嫌多!

米滋丢了烟卷,转身直接就走。

而前来寻找米滋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代表总算是在这家电影院门口找到了米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