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次打次(第2/3页)

主席好奇:“那有没有中老年人喜欢,年轻人也喜欢的音乐呢?取个中间值。”

李锐想了想:“还真有。在我那个时空有一个传奇乐队,挺符合老少咸宜这个说法的。”

“哦。叫什么?”

“凤凰传奇……,怎么说呢,他们反正雅俗雅俗的,又雅又俗

“那可以试试嘛。”

作为内宣和外宣的重要手段,搞一些厉害的乐队出来,也是李锐的责任之一。

所以李锐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可以做到玲花和曾毅那样组合的青年歌唱演员。

还真别说,真不好找!

不管是玲花的高音花腔还是曾毅不管唱多快都能吐字清晰的说唱,这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历史上中,凤凰传奇早年间被称为中国的农业重金属风格乐队,还被很多人嘲笑了很多年。

但是越到后面大家越是发现,这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农业重金属开出的奇葩飘香了二十年。

李锐一边让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意识到,不同年纪的人对声音的感触不同,创作音乐的时候应该做更多的思考。这一步拉高了建国后音乐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在想办法组建一些新的乐队,好把后世的一些好歌曲发出来。抄袭这种事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抄袭不是目的。主要是把这些歌曲弄过来,把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理念抛出来,用这些音乐给当今的中国音乐家们磨耳朵。5

音乐是他们的肥料,只有肥料丰富,他们才能开出茂盛的花朵。历史上中,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信息交流闭塞,音乐人们并没

有多少机会同步跟上世界的潮流发展。很多音乐理念落后太多了。

而这两件事一起抓,李锐花了两年时间,才好不容易才从全国范围内筛选出能在这个时空中演唱凤凰传奇歌曲的青年演员。

而他们的首秀就在今年的春节。

当台湾的新北市分区局长的老谢骂骂咧咧的听完《新警察吧》,他一边骂又一边舍不得换台。

播音员简单的说了一句:“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传奇乐队带来的歌曲《月亮之上》。”

激扬的小提琴协奏曲响起,老谢一呆。(点开段评,有bgm,值得一听版)

“这是啥?”老谢不知道。

而在几千公里外的柏林,中国商城内外都在播放着中国春晚。因为电台播放晚会,自然是早就录音好的。

而在柏林播放的这一版则是特别制作的,播音员用德语播报。同时把相声之类的语言类节目都砍掉了,只剩下歌曲类节目。

很多来中国商城来凑热闹,来看写春联舞狮或者吃小吃的市民们也都愣住了。

他们自然知道广场上的大音响里在播放中国春晚的节目,但是之前那首《歌唱祖国》并不吸引他们。

而这首以小提琴开场,随后便是激烈到燃炸的电吉他配合爵士鼓的前奏瞬间把所有人的耳朵给抓住了。

当不少德国市民抬头时,一声高亢的女声开始歌唱。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昨天遗忘,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德国老百姓惊呆了,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能听懂旋律、节奏、唱腔。就像是历史上后世很多中国人也不懂日

文和英语,一样喜欢听那些外文歌一样。

五十年代的流行乐是什么?是一种平淡如水的东西。

大家早就厌倦了这种平淡如水的东西,摇滚乐正在萌芽。不管是苏联还是西欧还是美国,都已经有摇滚乐的萌芽。

可惜的是苏联因为意识形态,强行把原本崛起于普通老百姓群体的摇滚乐给斩断了。明明是诞生于无产阶级的一种音乐形式,并且有那么多以反抗强权和资本剥削为内涵的摇滚乐。

却因为苏联摇滚搞得不如美国好,于是苏联干脆一刀切不许搞摇滚乐了,强行把摇滚乐划拨去资本主义阵营,并且表示社会主义阵营不需要这玩意儿。这和因噎废食没差别。

要知道,现在的人们已经厌倦了那种平淡如水的音乐形式了。要不然之前李锐给苏联送过去的《苏维埃进行曲》不能在苏联那么大受欢迎。小学表演,十个小学生七个在唱《苏维埃进行曲》。

人民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就像是现在的柏林,当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响起,与高亢的女声合二为一。老年人和年轻人似乎达成了一种和解。

而当高亢的女声唱腔后,便是充满节奏感的动次打次与一个低沉男生的快速吟唱。

“我等待,我想象,我的灵魂早已脱缰。马蹄声起,马蹄声落。”

“看见的,看不见的。瞬间的,永恒的。青草长啊,大雪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