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德绑架与开始(第2/3页)

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人也纷纷鼓掌。

所谓以国士待我者,我必以国士报之。

黄维这人可以说他有些被封建的“忠孝”(愚忠、愚孝)给裹住了脑子。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对这样给予战士们的补偿显得这么激动。

因为民国政府给那些抗日战死的战士们口头表彰是很多的,但是落到实际上的时候总是无比小气。

黄维还主动向所长王英光打报告。

“王所长,我想打一个申请。”

正在组织功德了学员们听广播的王英光问道:“什么申请?”

“所长,你不是说你们马列当不剥削我们的劳动剩余价值吗?”黄维说道。

王英光回道:“没剥削啊,你们现在吃的比我们战士还好点,不就是你们的劳动剩余吗?我们战士发津贴,你们的劳动给你们换成食物和衣服了。”

“那我提出申请,我不用吃那么好。那一些钱捐给我的这些贵溪老乡。”黄维如此说道。

王英光皱眉:“这不好吧。你又不是吃小灶,大家都是一个大灶,怎么扣你的啊。”

黄维看向其他国服将军,他开口道:“诸位,在民国时候大家伙都说委员长小气,不舍得给我们底下人赏钱。今天毛主席他给了。咱们都是中国人,从前还都是将军,难道不该给点东西吗?别的不说,各自老家的老乡总归是要给点东西的吧!不然以后咱们在家乡要被骂成什么样子?咱们虽说成王败寇,但是做将军的这点气度还能没有吗?”

黄维这一开口直接给一群国府将军给来了一手道德绑架。

有些人在下面被黄维的这句话给气的跳脚了。

你黄维要大方,你就自己大方吧。何必把咱们都牵扯上呢?所以不少人没开口。

但是王耀武却哈哈一笑:“我觉得老弟说的好啊。算我一个,在这里有吃有喝,也不差几个月的劳动剩余。”

王耀武一开口,一直唯王耀武马首是瞻的韩浚爷开口说道:“我也同意。”

杜聿明也开口:“我也同意。”

很多跟着王耀武和杜聿明的人也都纷纷开口同意了。搞得一些有小心思的人也只能随大流同意了。

王英光有些头疼:“但是咱们这里还有其他学员,他们未必同意啊。”

他指的是现在被调过来的溥仪,还有纬国公子等几个台湾战俘,还有四个美国将军。

众人看向这四人,绰号邱老虎的邱行湘捏了捏拳头,把指骨捏的嘎嘎作响,然后嘴角牵出一个笑容:“他们肯定同意啊。”

呵,老子没得吃,你们还想吃小灶?

这几人莫名的打了个冷颤。

而这场广播不仅仅是在中国大陆播出。香港、台湾、澳门等地都能收到这样的广播信号。

在台湾的总统府内,下人们不知道总统为什么突然发脾气,把收音机给砸了。

但是他们只敢急忙收拾。

大年三十的,蒋总统把心腹陈诚叫了过来。

“交给你办一件事,现在台湾怕是有很多人收听敌台。你带人把这个事情处理一下!”蒋总统的命令不容商量,要陈诚马上去办。

但是广播信号哪里有办法禁啊。但是陈诚只能是面有难色的领命而去。

而在香港和澳门,很多老百姓今年大年三十已经早早的把电台频道调到中国之声了。

因为去年的春晚太成功了,很多人都想蹲着听呢。

结果先听到的就是关于志愿军的阵亡人数和抚恤措施等等。太复杂的东西老百姓不知道,但是大家伙和民国对比一下,很容易知道谁才配执政江山。

而在北京,很多老百姓都把号外的阵亡名单收藏了起来。因为他们要留着告诉后人,能过上和平的日子靠的是谁。

而1952年的春节广播就在这气氛中开场。也许有些凝重,但是却是必须的,欢天喜地过大年并不是理所应当的。中国更长的历史中,普通人不配过年才是常态。普通人倒毙于春节的风雪之中才是常态。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街头在巷口。

张福等半大不小的孩子懵懵懂懂的似乎懂了一些什么。

而更小的张寿则只会缠着妈妈要糖吃。

张家所住的这个小院里,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隔壁在粮食站上班的老王也买了一个收音机,对门的李家小哥买了一辆自行车。

那些在朝鲜战场抛头颅撒热血的战士们换来了他们的美好生活。

大庆油田,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在今天原本应该是休息的。但是当早上的广播播出后,也不知道谁谁吼了一嗓子:“多产石油,给战士们报仇!”

一群石油工人嗷嗷叫的都跑去加班了。

在柏林街头,中国商城已经张灯结彩,这里比北京时间慢了七个小时。一月二十七号,中国春节,而西柏林的购物节也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