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末代皇帝

清瘦的男人正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绝对是一个复杂的人。他不能以单纯的普通人的好坏去评价。

因为皇帝就不是一个人。

皇位就像是一种代代传承的诅咒。无论你在登上皇位前多像一个人,一旦登上皇位穿上龙袍,你就会变成一种怪物。而三岁登基的溥仪甚至从来没有当过人,他似乎一生下来就是怪物了。

论坏,他当然是很坏。满清灭亡后,日本人攻打东北侵占中国,日本人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于是日本人告诉他去东北,让他当伪满洲国的皇帝。

几乎没有考虑,溥仪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了东北。哪怕是当个傀儡,他都甘之如饴,因为他自己说,他生来就是当皇帝的。不当皇帝他都不知道能干什么。只要能当皇帝,他干什么都可以。

而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所谓受尽屈辱算是保守的说法了。

当年日本为了顺利侵占中国,最开始日本裕仁天皇先是和溥仪搞什么兄弟之国。日本是兄,满洲国是弟。然后又搞什么父子之国。

要溥仪认裕仁为爹。并且裕仁还给溥仪发诏书,诏书大意就是:儿子你乖乖听话,不听话老子弄死你!

于是溥仪好好的乖乖听话了,因为关东军就在睡塌之侧。他要是敢异动,那就是日本刀劈过来。

等成了父子之盟后,日本那边弄了裕仁天皇御赐的日本刀过来。根据溥仪自己的说法:这玩意儿粗制滥造的还不如琉璃厂十个大洋随便弄来的刀剑。

而之后东京审判的时候,裕仁把所有日本人干的事情全都抖出来,一点都不剩。甚至说希望咬死裕仁。因为溥仪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他就希望拉着裕仁老鬼子一起死。

可惜的是裕仁被美国佬放过了。没能咬死裕仁,是溥仪的人生遗憾之一。因为他是最希望裕仁死的人,毕竟很多中国人对裕仁的仇恨是以第三方传递的方式获得的。

而溥仪可是被裕仁亲自羞辱的。

东京审判之后,溥仪被关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启了他的劳动改造生涯。

也正如他所说的,皇帝吃的玩意儿真不是人吃的。在战犯管理所里,因为参加体力劳动,而且管理所提供的都是新鲜现做的饭菜。

这两年来,溥仪甚至还长胖了十斤。力气也大了许多,从前走路稍微远一点就会喘,现在能挑着两桶水走一两公里去给苗圃浇水栽种。

历史上之中,溥仪是在1959年特赦的第一批战犯。因为溥仪是真正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末代皇帝。

从那个非皇帝不当的怪物,被改造成了一个普通人,并且极度厌恶自己的前半生。这不是对他的洗白,而是证明了共产主义是能把怪物变回人的。

而在这个时空中,溥仪的改造速度和顺利程度也比历史上要快不少。因为新中国正在迸发的力量比历史上强大太多了。

对从前的封建批判也比历史上更深刻。

现在的溥仪到不能说比历史上1959年那完全清楚自己前半生错误,并且认真改造成为新中国公民的溥仪强。

但他现在至少是开始唾弃自己从前当皇帝的事情了。并且已经开始向往能和一个普通中国公民一样生活。

所以当李锐以文化部长的名义把他从抚顺接来北京的时候,他是很高兴的。

而李锐之所以想要把他接过来,其实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在《赡养人类》已经拍摄完成了。已经要开始进入到宣发阶段。而苏联的扎导是个难得的宝贵人才,他在中国拍摄的这段时间里,指导了中国团队很多专业知识。

填补了很多中国方面的短板,李锐希望这种好导演能多留一会儿,多合拍两部电影。这样中国的电影人可以跟在他身边多学习学习。

毕竟跟着大导演学习,会比教授们在课堂上干巴巴的讲课更加生动也更加易懂。

所以李锐想起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末代皇帝》。

不要让欧美的导演来拍这个《末代皇帝》了。虽然说历史上中《末代皇帝》得奖无数,但是李锐看着恶心。

尤其是最后的结尾,尊龙饰演的溥仪踏入金銮殿,在垂暮之年再次坐上龙椅回顾自己皇帝生涯的那种不舍。简直就是对新中国改造溥仪的成果进行了一场赤裸裸的践踏。

欧美价值观拍摄的《末代皇帝》也充满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叙事观。

所以李锐需要溥仪把他的前半生写出来。同时他还需要溥仪对那些遗老遗少们进行批判。

因为李锐并不完全相信溥仪的改造,人是复杂的。李锐不敢肯定溥仪是不是真的完全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还是因为他太他识时务,故意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