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顺利与暂停(第2/2页)

而很快,中苏之间的会谈就顺利的进行了下去。并且推进速度极快,除了一些小细节之外,其他基本谈好了。

而赫鲁晓夫提了一些其他的条件,比如说增加给苏联的糖浆供应,以及开设更多的汽水工厂之类的条件也很快得到了中国代表团的同意。

整个谈判一下子顺利的不像话了。

而只有知情的人可以分析出来,看似强硬的赫鲁晓夫其实是害怕了,斯大林在第二天又追加了一封电报过来。要求他尽快把事情谈完,苏联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

有李锐带来的后世资料,主席和总理都清楚赫鲁晓夫的性格。

外强而中干。真的给他一个巨大的压力,他是顶不住的。

如果斯大林知道他擅自加码而导致谈判无法进行,甚至于破裂。斯大林真的会把他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的。

赫鲁晓夫喜欢西伯利亚的土豆换成糖浆。可是他不喜欢自己在西伯利亚种土豆。

所以中国和苏联的谈判看似在谈判桌上。实际上破局的气眼却是在朝鲜半岛以及西欧。尤其是西欧。

斯大林是个实用主义者,现在的中国对他来说助力极大,他不计较一些小小的得失。更何况是朝鲜和中国交换土地。

斯大林有更大的战略,他要的是全欧洲。东北亚的犄角旮旯,苏联人虽说不愿意放弃,但其实也并没有很在意。

而就在中国和苏联的谈判进行到尾声时。时间也逐步跨入中国新年倒计时了。

对新中国来说,1952年开端便是多个好消息。和苏联以及朝鲜的谈判顺利推进自然不必说。

还有从五零年到五一年开始布局的一些产业,在五二年终于可以产出一些成果了。

而更让人高兴的是在五二年年初,大庆油田终于产出他们的第一桶石油了!

南京和北京的电子管厂通过曙光厂的技术指导,开始大批量稳定的生产电子管。国内电子管的价格进一步拉低。

而电子管的价格走低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有感触的就是国产收音机的价格下降了。

一九五一年底,北京和南京等几个电子管厂开始稳定成批量生产电子管。工业部在经过商后再与厂家协调沟通。

国产电子管开始满足国内收音机厂需求。我们进一步降低从苏联以及其他国家进口电子管的需求。收音机厂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相应的收音机也进行调价。

在1952年新年前三天,一批纯国产收音机投入收场,售价比之前降低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一时之间,新中国各大城市老百姓们抢购收音机成为风潮。

与此同时,在新年前,亚洲汽水厂生产的“果趣”冲泡型果汁饮料产能以及足够。除供应志愿军外,也开始对国内无限量敞开供应购买。

山海关汽水厂两年时间产能扩充几十倍。在节前将一批早已备好的饮料投入市场。

东北第一糖厂响应国家号召,给老百姓过一个甜蜜蜜的年,将大量非战略性(供应志愿军)糖果一口气投入过年前的市场。

1952年对很多新中国老百姓来说,将是一个毕生难忘的春节。不管以后生活的如何富裕,物资如何富足。很多人永远都忘不了这个春节。

因为在这一年的腊月,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第一次吃到奶糖。第一次喝到饮料,第一次听到收音机。还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在这一年诞生。

在三边农场的阳早和寒春收到了中国政府给他们这样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新年礼物。一盒奶糖,一罐奶粉,一摞感谢信。

在中国流浪一年的海明威在次走上北京街头,那红纸贴满城的景象他毕生难忘。

安徽的农村彭家村里,下乡表演的戏剧表演团带来了城里最新的时尚。

北京工人张祥的儿子张福第一次收到父亲给的零用钱。他拿着五毛钱在市场里东逛逛西看看。

香港,作为香港现在最大地下势力的领头人,雷月星正在亲自包着红纸包,他要给手下的兄弟发钱。

有助手过来向他询问:“老大,太古公司的人找你。”

“那个卖糖的?”

“嗯。”

“不见不见,都是生意的事情。等过完春节再说啦!”雷月星不为所动的继续包红包。

天大地大过年最大,当春节的脚步临近,中国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