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最大的热度(第2/3页)

代表团的总领队刘队长这时说道:“大家要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梅团长的快闪呢,咱们还要在搞两次。把柏林甚至是德国的热度带起来。”

“让德国老百姓都关注过来之后,咱们才可以顺势而为。”

“好!”

这边中国代表团正准备齐心协力的搞个大事。而西柏林那边准备参加西柏林购物节的参展商们却坐不住了。

这不行啊,这样一来热度全都去东柏林了啊。我们的西柏林购物节还搞什么啊。

为了救场,西柏林购物节的参展商,商准备去请几名当时在欧洲颇有名气的歌星过来撑场面。

一开始他们是没有想过搞这些的,因为这些参展商里虽然有如爱马仕、香奈儿在内的一众欧洲名牌。但是资本家嘛,肯定是能省就省了。

宣传是为了赚钱,但是要投入多大的宣传能赚钱,这就是两码事了。

之前他们觉得发发传单搞搞促销就能吸引人了。结果没有想到,中国人居然在同时间打擂台。

而且中国人的准备好像很充分啊。这导致西柏林购物节之前的准备就像是没准备一样。

参展商们只能砸钱给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纸杂志,让他们多做广告了。

但是他们做的是广告。而中国那边做的是新闻啊!

看广告,人家知道你是要卖东西的,知道你要从他口袋里掏钱的,人家不一定乐意看的。

而看新闻,人是有求知欲的,甚至很想要知道接下来新闻发生的事情会有什么变化。

尤其是第二天,梅兰芳又换了个地方带着戏剧团的演员搞快闪表演。

这种如同开盲盒一样的快感,让柏林的老百姓兴奋的不知所措。

所有人都在讨论那个中国戏剧团接下来还会演出吗?他们会在哪里演出呢?

咖啡厅里、酒吧里、街头巷尾,大家讨论的都是这种时髦的演出和从未听过的音乐。

而在梅兰芳带着人搞了第三次快闪后,他终于被东柏林的电台“抓到”了。

他上了东柏林的电台节目,并且在电台里清唱了两首歌。事后做调查,当天梅兰芳的这个节目收听率破纪录了。

因为德国人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旦角。甚至在东柏林电台讨论的时候,主持人还提到过欧洲曾经盛行过的一种职业:阉伶歌手。

就是在男童声音最高的时候把男童的蛋蛋给嘎了,让他不要进入变声期,一直保持高音唱腔。这种男童长大了就是阉伶歌手。

梅兰芳在电台演播室里听到主持人说这个的时候,他有些震惊,因为听着都觉得疼。

梅兰芳不得不说:“通过训练,男生和女生都可以唱高音。只是每个人的天赋条件不同,能达到的高度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有专业的训练。”

接下来梅兰芳又讲解了一下关于京剧里吊嗓子之类的事情,顺便科普了一波京剧。

而梅兰芳是不是阉伶歌手自然不用怀疑。因为梅兰芳说话的时候是正常男声,只有唱曲的时候用了特殊的发声方式罢了。

而这样的宣传过后,整个柏林城内关于他和中国戏剧团的关注就变得更高了。

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来柏林后。

梅兰芳趁热打铁说出了真正的目的:“因为在一月二十五号就将是我们中国的新年。”

“去年一年,我们中国商城在柏林受到了柏林老百姓、德国老百姓们的支持。我们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战乱,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我们感谢柏林的老百姓们支持购买我们的商品,让我们有了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资金。为了加深这样的友谊,我们趁着中国新年的机会来柏林,也是想要让德国老百姓们和我们一起感受中国新年的快乐。”

“我们在新年期间准备了多种多样的节目。有舞龙舞狮、武术表演、时装展示、京剧演出、歌曲演唱等等。欢迎德国老百姓们来和我们一起共度中国新春。”梅兰芳在电台里这么说这。

而且他还声明,这些表演都会很精彩,至少不会逊于自己歌唱。

这一下就把德国老百姓的兴致吊起来了。大家这辈子都只过过圣诞节,中国新年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啊!

与此同时,中国商城也顺着新年改头换面。

中国灯笼挂起来,中国结编了起来,每个进商城的客人都可以收获一个红纸袋。小小的纸袋里装着两枚悠悠糖果店的糖果,寓意好事成双。

而一个设置在商场内的T台也搭建了起来。作为新年节目的开头,中国商城内的时装走秀将要打头阵。

李若梅和王玉珠正在和其他同伴一起,做着最后的检查工作。检查服装的完整性,检查饰品是不是好的,检查舞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