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他们怎么敢
张二丫暂时交给了李惠然婶子那边照顾。让她和彭金枝挤一挤先住下。
而张长生一家现在确实是惶惶不可终日了。因为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确实是已经得罪了全村人了。
换亲这种事张长生一家做了,其实其他村民是压根不怎么在意的。因为不伤他们的皮肉,说到底也就是在背后笑话一下张长生一家的行为罢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彭学武一句话把村里办砖厂和彭家村要搞先进村给联系了起来。而张长生做的事情就是落后和封建的。
原本村民对于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他们是没有概念,并且也不在乎的。
但是当他们知道先进这件事关乎他们的利益,关于村里能不能办砖窑厂之后。他们的想法就变了。不管思想是真的积极先进,还是封建大脑裹上一层先进的皮。但至少他们知道了有的事情不能碰了。
不然张长生一家就是下场。
现在村里人看见张长生就没什么好脸色。如果不是彭学武再三强调,如果村里在发生什么事情,导致县里彻底不考虑村里搞砖厂的事情了。那么村里怕是有人要把张长生狠狠揍一顿,甚至是作出一些更出格的事情。
这些都被前来学习的张集看在了眼里。所以他和彭学武讨论过这件事。
“这样处理问题呢,肯定是不能直接解决本质问题的。”彭学武如此道:“但这是一种立规矩的方式。农村有时候他们的是非善恶和主席和中央想要宣传的是不一样的。”
“咱们这个村里还没多少顽固守旧势力。仅仅只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就很麻烦了。我听说你在的河南那边,有的乡村情况更复杂。到时候你要处理的问题比我难十倍。”
“但至少是先把方向矫正过来。方向不矫正,其他事情都是白搭。”彭学武如此说道。
而现在彭家村的问题矫正了吗?至少表面上是矫正过来了。
村民们现在知道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虽然他们心里不一定认为那些不能做的事情是错的。但事情总是一步一步的去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一夜之间解决这所有的问题,那简直和痴人说梦一样。
“但至少现在村民知道,想要搞砖厂,想要过上好日子。那他们就要按照先进的步调去走,不然好事轮不上他们。”
“长此以往,老一辈的思想未必能转变过来,但是小一辈却很有希望。”
在彭学武和张集关注着村里变化的同时,裴县长的批复终于下来了。
彭学武在全村公开念了这封批复。裴县长自然是乐意给彭学武打配合的,农村问题的解决和推动是他作为县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这篇批复用的措辞很严厉,可以说村民们都怕县长不同意村里搞砖厂了。
张集在一旁看着,他算是看清楚了,村民不是真的怕县长骂他们。因为怎么骂都没用,伤不了他们一根毫毛,听听就过了。
他们怕的是本来可以到手的利益就飞了。
张集在心中默默的想着,在彭家村如此,那么在孙福集乡那个宗族乡老权威更重的地方应该也是如此。
所谓乡老族长,不过是把持着资源分配的话语权。自己只要能拆散他们的权利,那就是破局之法。
对了,还有彭学武搞的村民互助小组,张集把这个也记上了。这是个好办好法,彭家村虽然彭姓多,不过因为穷没有共同祭拜祖宗的习惯。所以并没有养成一个宗族乡老的存在。
他们和大多数华北地区形成的自然村接近。而孙福集乡那种有着强大封建力量残余的地方想要搞村民小组,会很容易被乡村里占据大多数力量的大族所把持。
张集把村民小组的构成方式画了一个圈,这不能简单的照搬过去。华北的自然村可以这么搞,但是自己所在的大营区和老家的孙福集乡不能简单的这么搞。
张集尽可能的把自己看到的想到都记下来,这是他以后工作的资本之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带回去,和焦书记探讨。
在村民们的期盼和张长生的不安中,村里的砖厂还是批了。但与之同时到来的还有一封措辞严厉的警告信。
裴县长用非常严厉的语气告诉彭家村的各位,彭家村无法达到彭学武承诺的成为淮南市先进村落的目标,村里在发生任何如张二丫类似的事情,那就不要怪县里无情了。
对农村的工作必须是行政命令、思想工作、生产力发展多维度多方面的展开,才有机会扫除弊病。
而这些也被张集全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当彭家村热火朝天的开展着关于砖窑厂的建设,并且彭学武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上写下关于彭家村未来两年的发展规划,期待着彭家村的转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