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龙场
“我真的和苏联的共产党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报道伦敦大雾?”
在MI6的大牢里,两名特工正在严格的审讯着贝尔主编。
贝尔主编一脸无奈:“拜托了,我是一名报社主编。我总要报道新闻吧。不报道新闻,我们报社吃什么?”
留着胡子的冷面特工道:“有那么多新闻你不报道,你为什么只报道伦敦大雾毒死的事情?”
贝尔都无语了。
一切都要从之前报道伦敦大雾的事件开始。原本当时蓝孔雀和绿光计划被曝光后,当时还在竞选的首相克莱门特受到波及,直接放弃竞选宣布下野。
让丘吉尔比历史上更快一步当上了首相。而上台第一件一事就是要处理者烂摊子。毕竟蓝孔雀计划里,老伦敦都埋了核弹。
要在危急时刻炸了伦敦给美国保驾护航。
所以上台后丘吉尔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媒体调转报道方向,用其他新闻去分散注意力。当时刚好独角兽日报在报道伦敦大雾。
所以丘吉尔顺口提了一句,让助手弗莱德通知英国主流媒体不要关心核弹了,学习一下《独角兽日报》去关心关心伦敦毒雾吧。
因为核弹问题是不能分而治之的,但是毒雾问题因为利益不统一,只要分而治之就能轻松化解。
到时候民众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等到吵吵闹闹的过上一个冬天,毒雾也差不多自己就散了。刚好还可以给自己脸上贴金。
本来一切都是如丘吉尔的打算一样的。
可是人世间的剧本往往不会按照某一个演员的预想而发展。谁能知道原本报道伦敦大雾的《独角兽日报》当晚一改口风,就开始报道当时的战俘营问题呢。
而得了丘吉尔口谕的主流媒体们也直接跟着《独角兽日报》的风头,纷纷报道战俘营探亲问题。
然后就在英国掀起惊涛骇浪了。
丘吉尔的助手弗莱德当天就给丘吉尔带来了两个消息。
“首相,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民众们不关心核弹问题了!”
“唔,不错。”
“但与之同时的还有个坏消息。”
“什么?”
“他们吵闹着要给战俘营的几千名战俘送吃的穿的,还有很多人要求政府出钱搞免费班机,送战俘家属前去探亲。”
丘吉尔:!!
邱大胖子上任没多久就差点被气出心脏病来了。
那些媒体也是,他们怎么就不动动脑子,怎么别人报道什么,他们怎么就跟着报道呢?怎么就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问题是邱胖子生气没用啊,当时汹涌的人群差点把唐宁街十号的屋顶都给掀起来了。
圣诞节快到了,还有很多从外地赶来的战俘家属在大雪纷飞的伦敦,举着牌子在各个圣诞超市号召市民们帮帮他们。
他们也不要钱,就要政府给个说法。
但凡是有点良知的人都见不得这种事情,同情战俘家属的人越来越多了。事情如果进一步扩散,苏联那边在搞一波攻势,丘吉尔觉得自己可以和克莱门特一样下课了。
尤其是现在东西对峙,北约联军的主要兵力就是靠美军和英军。现在美军抽调了太多力量去了东边。
导致西边和苏联对峙的时候力不从心。英军需要承担的压力就更大了。如果在东西德驻守的英军得知国内的消息,并且知道国内欺压战俘家属之类的话,那么就不用搞了。英军在西德的士气也要崩溃。
那样的话,苏联会不会抓住机会做些什么?丘吉尔不敢想,他现在只觉得罗斯福走了之后,美国的总统和幕僚阶级全是一群废物!
居然让中苏联手打出这样的阳谋来。
现在好了,丘吉尔就算是在不喜欢,也必须要捏着鼻子发表言论。表示战俘家属可以前往战俘营探亲,并且英国会送一批物资给战俘营过圣诞巴拉巴拉。
事情是做了,可是并不自愿。丘吉尔不自愿,议会里的老爷们也不自愿。
所以多少要找个出气筒。
这个出气筒是谁呢?
当然是贝尔主编!
贝尔主编当时从伦敦大雾的报道转到战俘营的报道,是因为他猜到了唐宁街高层的尿性。当初《异尘余生》讨论的那么热烈,并且所有人都在指责苏联、中国的时候,他没有掺一脚。
他知道自己报纸底蕴不足,是个小报。所以要另起赛道,大家报道的东西我不报道。我报道一些别人不关注,但是老百姓又要关注的。
等到蓝孔雀计划曝光,贝尔就知道,英国政府就要转移视线了。作为一个老媒体人,贝尔太熟悉这套操作了。
所以他原本只是想着按部就班的转移赛道,避开和大报的正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