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红色谍网(第3/3页)
“这已经有效的缓解了我们国内的民生压力。如果现在和中国闹翻,不说中国人损失多少。就单单说你把苏联人民已经端上餐桌的零食、饮料、糖果强行撤下,你知道人民会有多有愤怒吗?”
贝利亚想了想这个后果,他不经打了个寒颤。
别的不说,就说贝利亚已经知道的。现在莫斯科等大城市已经把采购大地牌花生糖列为冬季警察必备补给品。在一些寒冷的地区,这种高热量糖果也被送去给边防巡逻队。
而从开始供应中国的这些糖果之后,冬季巡逻人员和户外执勤的警察冻伤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二。糖果不起眼,但是这种高热量食品能快速补充能量,让身体保持温度。
更不用说山海关汽水这样的热门产品了。贝利亚家里都常备,虽然贝利亚自己不是很爱喝汽水,但是他也有家人啊。孩子总是爱喝的。
实际上现在中国和苏联的捆绑已经很深了。不知不觉之间两个庞然大物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贸然切开的话谁伤的更重就不好说了。
斯大林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但是他并没有阻止,或者说他也无力阻止。除了中国,他没办法从其他地方搞来能满足苏联这庞大市场的百货商品。
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是斯大林做了一辈子的事情,一直做到他死的那一天。
对于敌人(包括政敌)、对手、甚至是党内的一些官员乃至于联盟内的其他国家领导人来说,斯大林是残酷无情的暴君。但是对大多数普通的苏联老百姓来说,斯大林是真正的慈父。
斯大林也考虑的很清楚,最近一年多时间内新中国搞的各种操作,帮了苏联很多大忙。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忙。
对抗美国和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仅仅依靠苏联是很难的,斯大林之前已经领教过了。
现在中国能帮苏联分忧,自然是求之不得。
至于中国拥核,那要看中国是什么程度的拥核了。态度的转变要看中国人拥核是准备干什么。
而那天下午直接坐飞机去了北京的赫鲁晓夫在中国待了三天,这三天内他只睡了十六个小时。对于赫鲁晓夫来说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只是在回去的飞机上囫囵睡了一觉,下了飞机就匆匆忙忙前往克里姆林宫找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好几个消息。我现在脑子有点乱,不知道该先说哪一个。”
“不急,赫鲁晓夫同志。先舒缓一下精神。”斯大林给赫鲁晓夫倒了一杯苏联人常备的精神舒缓水(红旗伏特加)。
喝了一口精神舒缓水,赫鲁晓夫整个人的精神都舒缓了,他长出一口气。然后把从中国获得的最劲爆的消息先说出来。不然他觉得这个消息压在他胸口他会炸掉的。
“斯大林同志,我们需要早做准备。英美为了和我们对抗,在北约国家首都和主要城市都埋了核地雷。并且美军还在训练空降兵,一旦苏、美开战,我们要是进攻欧洲。”
“那么那些带着核地雷的空降兵就会带着核弹从天而降,把核地雷埋在我们进攻欧洲的必经之路上。该款核地雷以目前我们的工兵设备根本无法探测。只要我们真的进攻欧洲,那么美国会以炸毁欧洲主要城市为代价来和我们一决雌雄!”
饶是斯大林这样的强人听到这话后都愣住了,他拿着伏特加的手不禁停顿了一会儿。然后他才说道:“这消息是真的?”
“真的!”赫鲁晓夫点头,他面色沉着,并且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在华裔科学家从美国大撤离之前,他们曾经在美国布置下了一个铺天盖地的间谍网,美国的所有计划几乎都逃不过他们的掌控。”
“虽然中国人没有明说,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猜测,掌控这个庞大间谍部门的人正是中国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