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帮帮场子(第2/3页)

斯大林看不起中国的第二点则是因为新中国的政权并不是无产阶级工人先锋队所夺取的。

而是由一群经过土改运动,获得了小额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又经过斗地主分的一部分生产工具的自耕农组成。

获得了小生产资料和小生产工具,切自我掌握了生产力的自耕农,是被定性为小资产阶级。

在马克思理论中,小资产阶级在革命先进性上是不如无产阶级工人先锋队的。

农民的革命,更多被视为一场传统的改朝换代,而不是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第三则是中国在工业化程度上的全面落后。

以上三点和其他一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加在一起,让斯大林总体上来说是不大看得起中国的。

但是现在,斯大林态度改变了许多。

因为中国在朝鲜把美国佬打得嗷嗷叫。

苏共高层已经提出预案,追加对华武器援助,把美国佬耗死在朝鲜。

还有就是中国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回来之后,他们显然带来了很多新东西。

甚至他们可以出售技术包给苏联,买先进的火控系统给苏联,以此换取苏联的外汇。

再加上新中国在百货展览上展现出来的各种产品。

斯大林不是傻子。他看得出现场民众对中国产品的热爱。

那是一种被压抑了许久的购物热情。

各个百货商店争相给中国下订单送钱是为的什么?

因为老百姓需要啊!斯大林这人,你可以评价他专横、不讲理、独断专行、大沙文主义甚至可以骂他独裁。

但唯独不可置疑的是斯大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他真切的关系苏联老百姓的生活。

所以当欧美报纸开始掀起铺天盖地的骂战时,斯大林趁着下午的时间把贝利亚、赫鲁晓夫、米高扬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聊起了这件事。

“中国人的商品看起来得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喜欢。但是却让欧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非常不爽了。”

米高扬接口道:“对。实际上这次中国百货展览会远超我的预期。其中很多东西都恰好是我们现在所正缺的。

我们现在精力有限,不可能分薄资金和技术去研发那些东西。比如说卫生巾,柳德米拉打了报告上来。”

“她和很多妇女同志都要求在全苏联推广这种东西。我们已经派人开会研究了。如果全苏联的女工都发放这种产品可行吗。

我也和中国的同志聊了,他们送了一批样品过来。接下来我们会在纺织厂找一些女工做试验。”

“看看这些产品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如果真的可以,那么将极大地解放妇女劳动力。

大家都知道的,女性一个月可能有一个星期甚至十天不能工作。因此他们的工资也比同岗位的男性少一大截。”

“这对她们不好,对工厂也是极大地负担。如果这产品可行,从国家考虑。我们妇女的劳动力能提升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从她们工人老考虑,他们的薪水可以让她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米高扬这话说得不假。

贝利亚道:“但是很显然,欧美的资本主义集团并不想要解放妇女。甚至在报纸上公开宣称,这是我们压榨女性劳动力而弄出来的产品。简直荒唐!”

“不仅仅是如此,他们在全方面的诋毁中国商品。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国内。”米高扬补充道。

现在中国和苏联在利益上可以说是一致的。

中国需要苏联的市场,苏联需要中国的产品。中国要赚外汇,苏联要提升人民幸福度。

欧美的流言流过来,会不会影响苏联?大家不好说,但肯定要做好准备。

斯大林背着手踱步走了一会儿,然后说到:“在这件事上,我们要帮中国人发发声。为了他们,为了我们。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进步。”

赫鲁晓夫也说道:“对啊,毕竟中国人都愿意当我们的后勤部了”贝利亚却道:“这件事还真不太好办。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集团,他们的发声量比我们大。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的对错根本不是讲道理的。而是单纯比谁的嗓门大而已。”

贝利亚这话说得十分中肯了。

因为资本主义颠倒黑白的事情干得少了吗?

不少吧。但谁在乎了?无理都能被他们说成有理的,这就是他们发声量的优势。

就在众人讨论的时候,斯大林的秘书敲门走了进来。来到斯大林身边耳语了一阵。

斯大林听完哈哈一笑:“看来我们的中国朋友比我们着急多了。对嘛,他们确实应该要比我们着急才对。”

几人看着斯大林:“怎么了?”

“中国人把第三期的《碧潼战俘营》送过来了。据说里面还加了一些小惊喜。来吧各位,看看电影吧。工作可以边看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