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值得与抄袭(第2/3页)

他是被中央任命为牵头组建“闪电”摩托车厂的第一任厂长孙洪波。

他和今天来着开百货展览的大多数领导一样,在出国前或者是牵头搞厂子前,都被集中起来听过中央里那位负责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的李部长讲课。

大家是真的没有想到,李部长除了文宣做得好,关于经营也是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孙洪波很佩服李部长,当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这“闪电”摩托车的经销方式就是李部长给他写了一本小册子教给他的。

孙洪波本来来德国前还是心怀揣测。因为都听说德国的工业强大,德国人还有自己的摩托车产业,自己这中国品牌行吗?

还真没想到,这李部长带人在曙光厂手工篡出来的摩托车,在德国居然这么受欢迎。

看现场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孙厂长,看见那个德国人了吗?我知道他,他是德国宝马摩托车在柏林地区的销售总经理。”

有人在孙洪波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同时用手悄悄一指大卫。

孙洪波点点头。随后他便带着翻译笑呵呵的走下展台,一路向着大卫走去。

“这位大卫先生,听说您是宝马摩托在柏林地区的销售总经理。今天来看咱们中国的摩托车感觉怎样啊?”孙洪波笑呵呵的说着。

这倒是把大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他是悄悄地来的,他也没想到会被中国人给认出来。

大卫打了个哈哈,准备搪塞过去。

但是孙洪波却道:“来都来了。大卫先生试驾一下我们的摩托,给我们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吧!”

孙洪波让人推了一辆闪电摩托过来。

现场的人,和拍照的记者都注意到了这边。大卫有些赶鸭子上架,但是他还是跨上了摩托。

因为他想亲身感受一下,这台看上去很炫酷的摩托到底怎样,能不能成为宝马的对手。

而当他骑着摩托绕了一圈之后,他脸上的表情显得很僵硬。因为这台引擎太顺滑了,力气也够大(在后世,闪电使用的引擎以力气小而著称)。

骑行品质比想象的要好很多。现在唯一让大卫感觉到宽心的是,中国人并不是现在立刻发售这台摩托。

如果他们现在就在德国全面铺开销售这台摩托的话,那么宝马的市场份额必然受到挤压。

就在大卫闷闷不乐的时候,那个中国人孙洪波还凑了上来。

在大卫看来他非常不知好歹,居然还敢开口提问道:“怎么样,大卫先生,这车比你们宝马的如何?”

大卫抬头看了眼孙洪波,并且看了许久,然后强撑道:“我依旧坚持,目前宝马R24依旧是德国最棒的摩托!”

说完他转身挤入人群就走。

孙洪波笑呵呵的,也不生气,只是转头对身边的人问道:“刚刚照片都拍下来了?“拍下来了。”

“嗯,发给德国和苏联的报纸。”就在大卫刚刚走出人群,还未走远的时候,他就听到摩托展台那儿传来一片巨大的欢呼声。

因为中国人终于公布了这台车的售价,约合699美元一台。这个价钱在这个年代自然不算便宜。

如今美国纽约平均工资在180美元一个月。

但是俄赫拉马洲的工人一个月只有110美元一个月。

如今的德国经济刚刚恢复到战前,699美元是很多德国人一年或者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收入了。

但是它这个价格依旧便宜,因为宝马R24现在一台卖价约合799美元。

闪电直接便宜了整整一百美元。它更帅,骑行更好,引擎更有力。除了需要等三年,它现在几乎没有缺点。

它甚至还有官方推出的搭配骑行服和骑行头盔!

大卫狠狠地回头盯着展台,中国人这明显是盯着宝马的定价咬啊!

这台摩托三年后陆续交付,全款预订的可以先交车,半款预订的要在排在后面。

而且全款预订的,现在送一套骑行夹克和一顶半盔!699美元的价格自然不算便宜,但是很多德国年轻人依旧趋之若骛。

因为宝马R24还要贵呢,还没这好看,还没骑行服和头盔送。威廉拥挤上去,把自己几年的存款全都缴了,搞了个全款预订。

中方人员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并且笑着说:“我们会实时通知您,您摩托车的交付情况。请每三个月注意检查邮箱哦。”

威廉笑了笑:“好的!”

德鲁看着儿子傻笑着拿着购物凭条,他摇摇头:“值得等三年吗?”

威廉点头:“值得!大卫叔叔是嘴硬而已。R24比这台闪电差太远了!”

德鲁皱眉:“真的?”

“真的!我敢说,三年内宝马也做不出一台比这更好的车。”威廉很自信。

德鲁摇摇头,他觉得儿子有些不可理喻。因为他不骑摩托,根本不在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