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完全不同的体验(第2/2页)

所谓糍粑就是将米饭锤烂锤粘锤成团,好吃的糍粑不能做纯糯米的,必须要掺一点籼米进去。

小摊上,一个烧水的大锅上蒸着一个大竹筒,这个用竹子做的大饭桶里,蒸着足足二十斤的糯米混合籼米的米饭。

蒸汽腾腾,米香四溢。看火的师傅招呼着学徒,将一大桶米饭倒入洗的干干净净的石臼里。

米饭混合着竹子的清香味,四散飘荡。带着好奇的东柏林居民围了过来,因为他们想要知道两个中国人拿着大木槌干什么。

接下来的表演让在场的德国人惊呆了。

“嘿吼一嘿吼一嘿吼!”伴随着极有韵律的叫喊声,两个年轻力壮的中国人挥舞着大木槌,一下一下地将石臼里捣碎。

而最惊险刺激的则是在两人全力挥舞大木槌时,他们的师傅要不停的在他们落锤的瞬间将手伸进去调整米饭团的姿态。

好让米饭团能尽可能的捣得更碎。这与其说是做食物,对很多德国人来说这更像是一场杂技表演。

因为感觉只要一个失手,师傅的手被大木槌砸到的话,那一只手就废了。

很多人停下来驻足观看。当看着米饭被锤成团,再被端上桌,揉搓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圆球,滚上芝麻糖、花生糖、黄豆粉糖等等不同口味的蘸料时。

很多观看的德国人都忍不住买上一份来尝尝。

这种做出来的中国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软糯的糍粑混合上沙口的白砂糖与黑芝麻碎,然后一小团的直接丢入口中开始咀嚼。

那种软糯香甜混合着沙口的甜感,是许多德国人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的口感。

很多德国人现在连大米都没见过呢。更不知道糍粑这种食物了。这种颠覆了他们口感体验的东西,让不少人直接瞪大了眼睛。

而这还有一个进阶版。那就是在糍粑的摊位对面,有一个炸油条的。炸成枣红色的油条,中间加一团软糯的糍粑,再把油条对折把糍粑包住。

最后丢入芝麻糖中滚一圈。

一个来自于瓷都的名吃“油条包麻糍”就最好了。

油条配糖好吃吗?好吃!酥脆的油条带着丝丝的咸味,那是和面时加入了少许的咸盐。

而当酥脆和软糯两种极致相反的口感与微咸重甜的口味交织在一起时,一种强烈的反差感,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极致体验。

当第一个德国人尝试了这种食物后,他忍不住眼睛瞪大了一整圈,然后再拍着朋友的肩膀说道:“太好吃了!你尝尝!”

中国小吃展开业的第一天,来的德国人并不算多。

因为德国人是一个偏向于保守的群体。

他们其实很少涉猎他们认知外的东西,包括食物。

但是当第一天去过这个小吃展的德国人回家,开始向亲戚朋友安利宣传中国小吃展后。

事情开始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当小吃展上居然还出现锅包肉、酸菜粉条、糖醋排条这些东西的时候。

柏林的居民开始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