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2/2页)
其他男生都战死在了卫国战争之中。斯大林手上的人手和资源都有限,必须要紧着重要得来。
相比较于科研和工业,文化真的只能是往后面放放了。
而这个时候,赫鲁晓夫突然说道:“其实中国人不是提议让我们带着剧本、导演和演员去中国拍戏吗?我觉得可以尝试啊,他们手上有多少人手可用啊。而且他们人工很便宜。”
“我们只需要花一个苏联工人的钱,就能雇佣到十个中国人甚至更多。我听说在中国一些地区,只要管饭吃饱就有人愿意给干活的。”
赫鲁晓夫现在和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他甚至利用手上可动用的剩余资源主动去和哈尔滨第一食品厂做支援。
条件就是他们出产更多的糖来满足苏联的需求。
苏联西伯利亚的土豆多到吃不完烂在地里,但是运到中国就能换成糖。
糖已经成为赫鲁晓夫手上最有力的一种武器了。
现在的赫鲁晓夫已经开始不知不觉的把自身利益和中国绑在了一起。
不论是糖还是各种医药,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也给苏联带来了巨大好处。
所以作为中国事务的全权处理者,赫鲁晓夫想要更多。斯大林看了赫鲁晓夫好一会儿,看的赫鲁晓夫全身发毛低下头去,斯大林才站起来来回踱步。
他询问文化部门的意见:“我们的预算能多拍几部电影电视剧吗?或者是搞类似于中国这样的节目?”
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两手一摊:“斯大林同志,怕是不行。其他的我们就不说了。昨天中国人播放的节目,里面用了大量的特效。
都是电影中常用的胶片手绘和刮彩。(实际上是电脑制作,但是黑白电视表现出来的效果不佳。)”“就这么说吧,他们昨天播放的节目里面使用那么多的特效,我们需要扩充许多岗位增加许多人手才能办到。
而这带来的就是工资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现在国内的电影厂维持生计已经是想尽办法了。根本无法做到扩充了。”
“中国人工便宜,可以在特效后期制作上采用人海战术。我们不行。”文化部门负责人摇晃着脑袋。
斯大林也明白了,没钱,什么都别提了。
他又忍不住看了看扎瓦茨基发来的电报。
这份电报信他已经给众人看过了,他沉吟了许久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试试吧。英国和美国都拍摄了长篇的电视剧,而我们苏联还没有。你们文化部门列一个预算,和中国人讨论看看,能不能去中国拍一个电视剧。记住,是要宣传我们苏联的。”斯大林强调道。
而苏联的文化部门和中国这边接触后,李锐很快给了对方一个回信:“完全没有问题,中方可以和苏方一起合作拍摄一部极好的电视剧。”
苏联方面问:“我们提供的选材,你们觉得什么合适?”
李锐几乎想也没想的就回复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