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洋遗勇(第2/4页)

尤其是当劲光最近听到了消息,在台湾的地下工作人员传回来了信息,说是台湾那边已经有国军十乓登上了美国佬的船,要参加朝鲜战争了。

不说其他中央军委的领导是怎么想的,反正萧劲光是气的不行。一是生气老蒋的助纣为虐,二是生气自己作为一名海军司令,明知道人家的路线,都不能半路而击。

根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信息可知,老蒋运兵的船就是普通的客船和货船,美国佬甚至懒得派护航的舰队。

就让老蒋的几万人就这么光秃秃没有防护的从台湾一路前往釜山。

别人的感受不好说,但是萧劲光觉得这是赤裸裸的在打自己的脸。

“中国现在还没有像样的海军啊。"身穿便装便的萧劲光低声叹息一句。站在他身边的参谋大许说道:“司令,英国人不是说要把我们定的船交货过来嘛。一共七千吨的排水量呢,到时候我们也算能有点底子的。”

萧劲光听到这话摇摇头:“一共才七千吨排水量,几条几百吨的扫雷舰,几条护卫舰,两条驱逐舰。这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底了。

这还要英国人的货切实到才行。"“就这还是人家用剩下的老货。买回来我们还要想办法搞配套,还要学怎么修船,怎么维护,怎么开。

就这么几条船,能出海作战都要几年时间。"萧劲光说的没错,海军的训练太要时间了。

“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造船厂,要自己生产战舰才行。靠人不如靠己。"参谋大许点点头道:"司今说的不错,听说北京那边的李部长是个能人,他出了好多主意,从老大哥那里弄了不少钱和技术支援,司令,你说你要不要那李部长帮咱海军也从老大哥那里弄点好东西回来?"萧劲光:“你以为老大哥的东西是那么好要的?海军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要到的。"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一名身穿便装的战士跑了过来说道:“司令,参谋找到船去刘公岛了。"萧劲光和大许停下了聊天。萧劲光道:"走,去刘公岛看看。"今天萧劲光来威海是为了公务,但是他特地抽了半天时间,准备去刘公岛好好看看。

因为刘公岛是中国近代海军发源地,是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师的驻地,也是山东以及渤海咽喉。

这里不仅仅历史意义重大。在军事位置上也同样重要,在还外干炮战海战的时代,刘公岛炮台的位置极为重要不过乘坐小渔船前往刘公岛的体验非常不好。

萧劲光上船一开始还好,等离开岸边越来越远,海上的波涛越来越大之后,他就开始渐渐不对劲了。

最开始只是有些想吐,但是他觉得自己要忍住,自己是新中国的海军司令啊。

怎么能吐?萧劲光就这么熬着,但是大海的颠簸不是说你熬就能熬得住的。

长江黄河的最险峻的波澜在大海面前都只能算是孩童的嬉戏。

大海之上,无风也起三尺浪。等到海面上略有风浪,小渔船便是上下颠簸的几平要把人用出去一样操船的船老大是海边的老渔民了,他看着萧劲光等三人的模样,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生活在海边的。萧劲光虽然年纪不小了,脸上也是一脸沧桑岁月。

但是他的那种沧桑和海上讨生活的船家的沧桑是不一样的。

船老大忍不住说道:“今天海上有些小风浪,你们看着还行啊。没晕船。"参谋大许抓着船帮,一脸苦笑的说道:"大哥,你别说笑了。

我现在头晕眼花的厉害。

这海上的风浪比大江大河的厉害多了。"船老大哈哈一笑:"那是自然的。

长江黄河也比不上这大海啊。我看你们这个小年轻比你还不行啊。"船老大说的是跟随者大许和萧劲光一起出来的战士小王。

小王现在已经头晕眼花的闭着眼睛不敢说话了。

现在船上出了云淡风轻的船老大之外,只有萧劲光一脸严肃的看着大海,仿佛在思考什么,看上去他的状态还不错。

船老大忍不住称赞道:“嘿,老弟,还是你厉害啊。坐我这种小船出海不晕的,从前也出过海吧。在海上漂过一段日子吧。

我和你说出海啊,还是大船好。越大的船越平稳。我这种小船,有点小风浪就颠簸的很。

要老水手才能吃得消。"船老大的年纪和萧劲光相仿,不过船老大长期漂泊在海上,所以看着年老一点。

他自觉叫萧劲光一声老弟没问题。毕竟萧劲光现在穿着便服呢。当劲光对着船老大点点头,没说话也没表情,他的这个态度计参谋天许有些释惑。

因为萧劲光如果是穿便服出来碰到老乡和他聊天,他一般都会很客气的回话,不会这样不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