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聚餐与吸引(第3/6页)

为什么打仗?为了新中国和平,为新中国和平发展争取时间。

为什么要新中国发展?

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朝一日自己的父母兄弟能坐在一起,一起吃到这么好的食物,喝到这样可口的饮料。

这就是所有人畅想的新中国以后的幸福生活。

自己把命交待在这,但是自己的父母亲人却能享受到自己用命染红的新中国的福荫。

连长也重重的点头道:“好!说得好!我就不说什么了,同志们吃吧!”

伴随着连长的一声令下,志愿军战士们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菜开始进攻。

谢尔盖也拿了不少菜来吃,说真的他觉得这菜的味道还真的不错。

因为肘子炖的非常软嫩不说,而且味道非常好。

吃起来并不像现在常见的罐头食品一样,有一种很难描述的罐头味。因为虽然都是罐头食品,但是罐头的制作工艺是不断进步的。

现在的罐头制品技术其实和拿破仑时代相比并没有太明显的进步。

也就是包装技术进步比较明显。而罐头味,主要就是来自于生产罐头食品时的高温消杀。

后世食客比现在的人挑剔多了,所以后世罐头厂商一直在想办法消除罐头味。

虽然说距离彻底消灭罐头味还有一段路走。

但是后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制作出来的罐头,其实罐头味已经很淡了。

就像是后世所到处可见的预制菜一样,其实预制菜也是一种罐头,它学名应该叫做软罐头。

但是预制菜有多少人能吃出罐头味呢?

这都是得益于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的进步。

七十年后在这方面的差距和现在相比,那就是天差地别。就像是这红烧肘子,炖的肥而不腻,瘦肉酥烂入味。

除了口感比新鲜烧出来的更软一点之外,几乎找不到缺点。因为工厂化标准生产,这红烧肘子的口味反而比很多饭店现在做的红烧肘子口味要好。

很多饭店所谓的秘制配方,其实无非是香料配比和一勺焦糖色,这玩意儿在后世根本不算秘密。

志愿军战士们吃的很开心,外行吃热闹,内行吃门道。志愿军战士只是觉得好吃,但是谢尔盖这顿饭却越吃越惊讶。

不仅仅肘子好吃,红烧肉也好吃,战士们吃的满嘴流油。尤其是梅干菜扣肉,这梅干菜扣肉可以说是九分肥一分瘦的扣肉。

这在后世绝对算不上是好东西,后世人大概会嫌弃这玩意儿太肥了,根本吃不下。

但是对现在的志愿军战士来说,这东西是正经的好东西。肥肉香啊,可比瘦肉好吃多了。

就连鱼香肉丝和红烧豆腐片这样的菜都做的非常有味道。

谢尔盖吃的差点把舌头都给吞掉了。他都这样了,就更不用说志愿军的其他战士了。

所有人都是在大快朵颐,根本没人说话。这香喷喷的肉在眼前,还说话?你傻不傻?吃完了再说啊!

最多在吃的间隙来两句。“老李,你干啥把盘子端起来,你想要一人独吞啊!放下放下!”

“没,我没想独吞。这肉汤真好喝,我想要拌饭吃。”

“有点出息没有,外国记者在呢,你不会用勺子舀啊!你多给我们志愿军丢人啊!”

“哎呀,我一直觉得有那种能把清水变成肉汤的调料就很神奇了。现在还有这种橘子水,真好喝啊!”

“打一场胜仗就能吃一顿这样的大餐的话,老子能把美国佬打的他姥姥都不认识了!”

有的志愿军战士没喝酒就已经开始说豪言壮语了。

已经吃饱了的谢尔盖用相机把战士们的形象都记录了下来。

一直到这次聚餐结束,他还在怀疑是不是因为他要采访,所以志愿军特别安排了这么一顿?

后来经过他走访他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志愿军在给全入朝部队发放这些特需会餐罐头食品。

不过因为运力的问题,有的部队先拿到先吃了,有的部队后拿到后吃。

中国还匀了一部分特需会餐给朝鲜人民军部队。

这一顿饭吃下来,朝鲜人民军把罐头里的汤都舔干净了。

连一颗豆豉都没有剩下的。

谢尔盖后续又走访了几个部队进行采访(蹭吃蹭喝)。包括朝鲜人民军,还有在三八线前线对峙的志愿军部队等等。

发现志愿军是真的没有骗人,他们真的把食品都送上来了。而且谢尔盖也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些特需会餐食品对提振士气有着超乎寻常的效果。

试问谁不想再精神极度紧张的战争间隙吃一顿大餐放松一下?

高糖高油高热量,就是让人最放松的食物。

其实如同谢尔盖这样被苏联派往前线的记者。

除了记者的职务之外,还有军事观察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