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雄赳赳气昂昂(第5/5页)
如果说中国国内的庆祝都算是正常的话。
那么这场胜利对于海外的很多华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南洋华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很多人买来了鞭炮和烟花。马来西亚槟城,橡胶大商人章莱盛摆出了流水席,对外说是庆祝自己四十岁生日。
实际上他的生日还有半个月才到呢,他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流水线大宴三天,花钱无数,但是章莱盛高兴啊!
在槟城的江明也很高兴,他在南洋的路子也伴随着志愿军的拳头打开美军的时候一并打开了。
南洋华人越来越多来找到他,询问派遣子弟前往中国的可能性,还有在中国做生意的可能性等等。
还有一些老一辈的南洋华人,想要直接落叶归根,他们不想死在外面。
如果真的要死了,还是想死在老家的大榕树下。而在苏联,正在苏联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们更是几乎疯了。
正在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制造的黄志明和孙家栋高兴的发疯了。
他们把所有的补贴都拿了出来,买来了中国生产的薯片、可乐、花生糖等等。
他们在学校内拉起了横幅标语:庆祝中国志愿军朝鲜大败联合国军!但凡有同学路过,他们就会送上一小份薯片。
然后把志愿军大败美军的新闻送上。同学们也极度惊讶,但是惊讶过后很多人也很高兴。
“干得漂亮,中国的同志!”“哈哈哈!就是要让傲慢的美国佬吃瘪!”“没错,就是这么打才对!”
同学们纷纷送上了祝福,还有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来帮忙的,还有人送来其他的小礼物。
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同志来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的胜利。
更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场大胜。
孙家栋问黄志明:“你累吗?”
黄志明回答:“不累,我现在全身都是劲!祖国取得这样的胜利,我今天晚上睡不着觉啊!我全身在冒火啊!”
“但是明天我们就没钱吃饭了啊。”
“你还管的到明天?我觉得我今天晚上就要被心里的火烧死了!”年轻人做事多少有些不计后果,但是就是这种冲动和不计后果才让年轻的时候格外精彩。
出了黄志明和孙家栋外,在莫斯科留学的很多其他学生也自发的在各自的学校组织了类似的活动。
苏联内部也在大肆宣传中国取得的这场胜利。
斯大林看到第一次战役的具体战报后,他高兴的胡子都上扬了好几分。
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国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这场巨大的胜利让美国在全球的威信遭受猛烈重挫。
这对苏联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原本对是否要用尽全力支援中国打朝鲜战争的苏联高层们,现在也全都闭嘴了。
原本一些抱有悲观预计的书记们现在一转腔调,拍着桌子说道:“支援!必须要支援!不仅仅要支援,还要让中国人把美国人推下海!”
“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国人打的越狠,对我们社会主义发展越有利。对我们苏联也越有利!我们需要为中国提供保护,防止美国人狗急跳墙用原子弹!”
“中国人要冲锋枪、坦克什么的,完全可以给他们!打,给我狠狠的打!”
一次战役吃掉三个半师美军造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不仅仅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欧洲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人在捂盖子,但是现在盖子已经被中国人和苏联人给掀开了。
全欧洲都可以看见盖子里是什么了。当第一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被翻译成英语、德语出现在东柏林街头的时候。
欧洲大陆的命运线出现了不可抑制的偏转。
只不过这个偏转现在还太小太少,还不够明显。
如果说欧洲大陆整个的命运线的偏转还不够明显,很难观测到的话。那么将视角扩大,扩大到个人命运或者企业命运上的话。
那么这就很容易观察到了,不仅可以观察道甚至还可以看见观察对象正在气得跳脚。
问:全欧洲谁最不希望美国人在朝鲜打败仗?
答:太某报主编。“我xxxxxxxx!”一系列高强度消音脏话从太某报主编嘴里飚出,他气的跳脚的吼道:“美国佬,你他娘的玩我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