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英国人最擅长的(第2/5页)

“越靠近中国一边,他们的反击力度就越大。很难说是不是有苏联人在背后帮忙,不过就算是有的话,只要斯大林目前还没有和我们公开撕破脸面,那我们现在大概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下了。”

“除非总统阁下你想要和苏联正式开战?”马歇尔的目光落在杜鲁门的脸上,杜鲁门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开玩笑,自己还有多长时间就要结束任期了?

这个时候和苏联开战?别说自己会不会下这样的命令了,如果真下这样的命令怕是会有神经病枪手几天之后冲进自己的住所,把自己一枪给毙了。

真要和苏联开战的话,肯定没有人愿意接手自己留下的这手烂摊子。

大概率别人要给自己上演一场人亡政息的好剧。

时任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继续:“既然如此那么根据站场资料的反馈可以显示出中国空军目前的战斗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因为苏联的关系,我们现在并没有制定出直接攻击中国境内他们机场的计划。”

“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办法在根源上解决夺取制空权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战场距离中国本土并不遥远。

“没有足够的空中支援,仅仅依靠步兵所携带的武器,在东线山地地区开展作战,我们并没有太多优势。”

“坦克只能沿着山间的公路前进,他无法违背定律去爬上陡峭的高山。“最关键的是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战斗素养远超我们的预期。他们比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人还要凶。”

马歇尔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杜鲁门都懒得听了,他大概听出其中的意思。

“我明白了,将军您的意思说,总之短时间内我们是无法进行反击了,对吗?”

“是的,不仅无法进行反击,我们甚至需要在清川江南岸进行相当一段时间的休整。不然的话,我们的军队将失去战斗力。”

“一次性损失三个师,前线很多士兵都吓坏了。他们需要休息,不然根本无法重新凝聚战斗力。" 马歇尔将军这么说,杜鲁门也毫无办法。

因为他更相信马歇尔将军在军事上的判断。

实际上美军的损失惨重吗?对于美国人来讲,当然算得上是惨重。但实际上志愿军的损失也相当的大。

为了吃掉美国的这三个师的兵力。

志愿军很多部队在穿插抵达预定作战目标后是不得不依靠自己手中仅有的轻武器和107火箭弹以及迫击炮与美国军队进行正面硬杠。一个山头的争夺往往是白天在美国人手里,晚上志愿军发动夜战再将其夺回。

有的时候一个高地的易手一日夜间会变换5一6次。为了逃命,美国人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以黄草岭一线为例。美军一日之间发动连级以上的进攻次数超过30次。

志愿军的很多团营一级的建制被彻底打残。

以水门桥狙击美军25师的志愿军第58师为例。

为了阻止美军第2师和第3师南下与第25师会合。

志愿军第58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美军第25师已经彻底疯了。

因为当时沃克下了死命令,要求美军第二十五时不计代价地将第2师和第3师。

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天第25师都以远超标准的方式对志愿军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

虽然没有达到上甘岭阵地上那范弗里特弹药量的可怕标准,但也相去不远。

等到第1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第五十八师最后存活的战士连同伤兵一起,仅仅只能凑出两个团。

整个师的兵力几乎被打光了。

阵地的争夺几乎是1米1米的在争夺。

一个班打完了,另一个班上。很多时候上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了。战士们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是很多人都义无反顾的上去了。

这便是战斗意志上的巨大差距。

因为志愿军战士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

而美军士兵仅仅只是为了自己那一点薪水战斗。

为了钱谁又会真的豁出命去呢?所以马歇尔将军所说的士兵们没有了战斗力没有了战斗欲望,这也确实是如此。

对他们来说,战争是用来赚钱的,而赚钱是为了享受的。如果命都没有了,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军没有了战斗力,必须退到清川江以南进行修整。

志愿军必须要消化自己一阶段战役所取得的巨大战果。

所以美军现阶段对外的宣传,对内的宣传全部都以含糊其辞为主。

但是这种宣传手段只能够瞒住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中低层人士。

对于真正的高层来说毫无意义。

就像是在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已经得知了美国在朝鲜的巨大溃败。

当时正在抽雪茄的温斯顿猛地把雪茄丢了出去,在自己豪华的波斯地毯上烫出了一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