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倾轧(第4/8页)

毛主席哈哈一笑:“小李啊小李,你以后还是要藏得更深一点啊。不要犯我当年一样的错。”

第0章 番外 嘴硬之人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孙家栋和黄志明在莫斯科帮中国大使馆搞完了莫斯科食品展的工作之后,在周末匆忙的搭上前往茹科夫斯基的班车,总算是赶到闭校前赶到了学校。

因为食品展办的很成功,大使馆为这些前来帮忙的留学生都给了不少奖励。

也就是汽水和膨化食品之类的。

尤其是在知道孙家栋和黄志明是去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相关专业的时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甚至特意给他们多拿了点。

负责分东西的是一位大姐,这位大姐以一种中国人的生存哲学说道:“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们搞好关系。你们刚来苏联,俄语又不是很精通。你们就拿这些小零食去和同学们搞关系。”

“都说吃人的嘴软,他们吃了你们的东西,以后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同学,他们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这位大使馆的大姐活脱脱就像是一名女性长辈。

孙家栋和黄志明不得不一人背着一个大包的零食和饮料前往学校。

黄志明光是背着这些东西走在校园里,还没走到宿舍他就累了。“这大姐是给我们背了多少东西啊。我腰都快断了,怎么我感觉我背着枪跑五公里都没这么累呢?”

黄志明叉着腰穿着粗气。

孙家栋笑着说道:“你看你,不懂力学吧。那是因为重心不一样。这零食啊,都是重的饮料在下面,它重心往下坠,所以当然重啊。”

“你要把饮料放上面,重心在上面一些,你就会轻松一点。”孙家栋一副“人称我是小天才”的模样。

黄志明叉着腰:“行行行,你最牛逼。你那么牛逼干嘛不帮帮我,你帮我在后面抬一会儿。”

听着要帮黄志明抬包裹,孙家栋立刻闪人:“哎呀,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赶紧回宿舍,不然等会关门我们就进不去了。”

说着话,一溜烟就不见了。

黄志明叉着腰在原地大骂:“孙家栋,你个王八蛋!没义气的家伙!”

还好两人紧赶慢赶总算是赶在了熄灯前回到了寝室。

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算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学院,入院的学生穿的不是校服,而是苏联的那种军服。

不过没有军队的领章,而是学员章。工程学院一个寝室八个人,陈设也基本上和军队一样。

当然也有非常恼人的窄床。仅仅只有七十公分宽的窄床,让人睡在上面根本不能翻身,不然就会掉下来。

这好像是苏联军事学院的一种传统,大多数军事学院给学员们睡得都是这种窄床。

等到孙家栋和黄志明来到宿舍的时候,宿舍里其他的室友早就全部都报道了。

因为周六日都去帮大使馆搞中国食品展了,所有孙家栋和黄志明错了这两日和室友们认识的时间。

所以孙家栋和黄志明两人进来后自然是先给所有人问好、自我介绍等等。

当然,黄志明也没有忘记大使馆那位大姐的话,吃人的嘴软。

所以他从背包里取出了六瓶可乐递了过去。

“哇哦,可口可乐?!”一名名叫安东尼的学员接过山海关可乐后几乎脱口而出。

不过他仔细打量后发现:“不是可口可乐?”

“对,不是可口可乐。是我们中国生产的山海关可乐。”黄志明颇为自豪的说道。

孙家栋也搭话道:“我们大使馆在莫斯科搞了个中国食品展,很受欢迎。这个可乐已经被很多苏联的商场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商场抢购呢。”

“哦,就是报纸上写的那个食品展吗?”有学员反应过来:“真理报好像还开了一个专栏报道。”

在一群人讨论的时候,有一名长得高大英俊的苏联学员略带些不屑的说道:

“中国人搞得可乐能好喝嘛?苏联又不是没有搞过可乐,但是没有可口可乐的配方,做出来的可乐一股子鞋油味。中国的能好喝?估计真理报只是政治任务才夸中国吧。”

在这里的都是十八九或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虽然说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不一定有多高的情商吧,但是一般人也没有这么低的智商。

有谁会直接当着别人的面说人家国家的商品不好啊。

于是安东尼踢了这名学员一脚:“安德烈!”

安德烈满不在乎道:“我说的不过是实话,中国能搞出来吗?”

安德烈的思想不能说代表所有苏联人。

但是确实有不少苏联人是真的瞧不起中国。

毕竟现在的中国是个纯农业国家,谁信你能搞得好苏联都搞不定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