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真的喝不过(第2/3页)

但是这些词毕竟不是他写的,而是李锐写的。看似平平无奇的推销介绍,实际上每一句都搔到苏联的痒处。

在夏培肃等人看起来毫无性价比的小型防空系统。

但是对于苏联人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术价值。

那些小型系统更容易隐藏,以方便躲过大战,可以在经历大战后快速组建其防空体系。

听着陆光达的介绍,苏联人是相当的心动。在陆光达介绍完后,谈判暂时休息二十分钟。

因为陆光达讲了两个小时,需要让大家活动一下,上个卫生间。也要让苏联代表团消化一下。

在休息的时候,巴基斯基将军和代表团的众人解释了一下这条系统的强悍之处。

它完成了许多复杂的计算,使用模拟绘图或坐标报告都可以快速帮高炮部队定位。

还可以协同空军作战,能获得敌人准确方位和轨迹等等。

原本雷达采集到数据后许多东西是需要人手工算的,很多数据并不复杂,但是计算量极大。

人算的速度实在是不够快,而现在飞机却是越来越快了。

人手算已经要跟不上现代防空的需求了。

尤其是喷气式飞机,比老式螺旋桨飞机快多了。

计算机进入防空体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不过是看美国人先搞出来还是苏联人先搞出来。

而现在来看,应该是美国人先搞出来了。这是个坏消息。但是好消息是中国人把它给弄过来了,那么苏联在这方面就不会落后于美国了。

所以苏联需要彻底拿下这个技术。不过还是那个问题,中国人的报价太高了。

因为中国并没有选择直接渡让技术,而是采用捆绑销售的模式。需要苏联采购到一定数量后,他们才把完整的技术和工艺渡让过来。

而根据巴基斯基自己的估算,中国人报出来的采购数量,差不多能把苏联需求的防空火控缺口填满。

到时候中国人渡让了技术,苏联估计也很长时间内不需要再生产新的火控系统了。

那么中国人渡让的技术只能成为苏联的技术储备。

但这样也不是不行,因为苏联人自己也算了一下。中国人的报价报的特别好,他们的卖价刚好比苏联人自己制造的生产成本低一点。

中国人在这方面好像卡的特别准。

中国提出这些设备可以用苏联其他工业产品来抵,这对苏联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说中国人车床、铣床、还有一些生产线,这些东西以物易物对苏联来说也是有利的。

当然,价格都是这么开的,但是还价总是要还的。就像是罗申大使说的一样,苏联的钱也不是打水漂来的。

该省省,该花花。于是乎苏联人在谈判上就特别墨迹,每一处都在扣细节,就是希望把价格压下来一点。

一天谈不完也不急,反正到了下午四点来钟就提议休会,明天在继续谈。

商业谈判,尤其是涉及到这么大额(关于整个苏联防空体系)的谈判,谈上几个月都属于正常。

所以大家也就都不着急。不过苏联人似乎显得特别大方,每天晚上谈完之后都表示要请客吃饭。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你看我们吃点啥?老大哥请客吃饭,不去是不给老大哥面子啊,当然要去!

再说了这个年头,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苏联人请客这种好事,谁不想沾沾光?

于是乎事情就开始按照罗申大使的构想方面发展了。

苏联人提供了红牌伏特加,算是苏联国酒了。

这酒在现在的中国绝对属于奢侈品级别的。

苏联人举着那种一两装的杯子,嘴里说着:“祝你健康!”

然后一口就把伏特加给闷了。

人家都闷了,中国代表团能怎么办?跟着闷呗。然后就是人家又把酒杯给举了起来:“祝你们中国早日繁荣。”

吨一口又闷了。这样的祝酒词你能不喝?中国人也跟着喝了。接着又来,“祝中苏友谊长青!”

吨一还是闷了。中国代表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能不喝?

不喝是想中苏友谊不见?得了,喝吧!为什么说酒桌文化就是一种糟粕呢?

现在就明显体现出来了。上了酒桌,很多酒不是你想不喝就不喝。

尤其是事关两国关系和外贸订单这种事。

毛子可是真能喝,三两伏特加下去,对面一群毛子和没事人一样。

中国这边已经东倒西歪的倒下好几个了。

一场酒喝完,没几个能站得住,舌头都打结了。第二天谈判,中国代表团全部都是晕晕乎乎的,好多关键的地方都搞错了。

被苏联挑毛病,要求降价等等。而这样的酒不是喝了一场或两场,而是招待中国代表团一连喝了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