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字第一号间谍诞生记

“不能卖。”仿制出红星一号,也是搞出“防1”火控的夏培肃女士首先说道。

毛主席看着她:“夏培肃同志,你说说你的看法,为什么不能卖。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夏培肃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发言:“毛主席,各位同事。我是这样认为的,6502的架构我和华罗庚同志一起研究过。”

“6502是一款扩展性非常强大的芯片架构。这款架构如果被吃透的话,是可以直接从电子管时代一种应用到集成电路时代。加上各种扩展性……”

夏培肃摇摇头:“如果仅仅是苏联获得的话还好,万一要是被美国人获得……”

毛主席点点头,大概知道夏培肃的担心是什么了。

他转头问其他人:“其他人还有没有意见啊。华罗庚同志,你也是和夏培肃同志一样反对出售的吗?”

华罗庚思考了一下后点点头:“我确实是反对出售。但是我的想法和夏培肃同志不大一样。”

“我倒是不担心泄密的问题,我主要是害怕把苏联就此引上一条邪路。”华罗庚的说法让毛主席有些意外,毛主席问道:“怎么叫把苏联引上邪路呢?”

“是这样的主席,我们的晶体管技术目前还只是在曙光厂内小规模的生产。仅仅用以满足我们自己的电脑需求。”华罗庚说道。

“但是我听其他同事说了,李主任他们把电子管小型化,包括晶体管的技术一并打包成了技术包。作为交易条件准备渡让相关技术给苏联。”

“我不反对这一点,因为晶体管的成熟技术我们不给,美苏两国最近两年也要搞出来。与其让美国人先搞出来,不如让苏联老大哥先搞出来。”

“不过晶体管技术有了,我们再给苏联一个相对来说成熟的架构。那么他们会不会在晶体管这项技术上死磕到底?”华罗庚有些担心。

“万一他们晶体管技术上突破,几年的时间就搞出了贴片晶体管技术,再吃透6502架构的话。他们可能会走上一条没有前路的断崖啊。”

“他们可能会在贴片晶体管制造计算机这条路上死磕到底。”华罗庚不无担心的说道。

他这话说的倒是让很多科学家一起跟着点头。

还真的是很有可能的,这个年代各种技术分支极多,谁都不知道那条路走得通。

就像是电子管和晶体管之争。感觉上晶体管好像是比电子管先进。

但实际晶体管并没有比电子管晚多久发明。

现在的晶体管没有被大量应用主要还是因为其可靠性的问题。

它可靠度不如电子管,所以对晶体管的投入研究就变少了而一直到四十年代末,大家发现电子管技术好像要走到头了。

所以晶体管又被找了出来,开始投入研发。到五一年,美国就会出现大量实验性质的晶体管设备。

而到五三年,美国将掌握晶体管小型化技术。世界第一台小型收音机将诞生。

现在的收音机大的和一个小电视机一样。

而晶体管小型化制作的收音机只比后世的收音机大一点点罢了。

而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分支选项时,他们都选错了一条路。

比如说遗传学说上否定了孟德尔遗传学说,导致了苏联农业衰退。到晶体管与电子管分歧时,他们选择了继续死磕电子管,而没有选择尝试晶体管。

可以说苏联真的头铁,几乎把每条错路都帮人走了一遍。基于苏联这丰富的头铁经验,在场的科学家们是真的有些担心苏联走上一条不归的邪路。

反正还是那句话,中苏关系很复杂,国与国的交往不能以人与人的交往类比。

中苏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相互保持一定距离,既合作又堤防。

不能把对个人的态度用在一个国家上,不要对人掏心掏肺,也别要求别人对你掏心掏肺。

因为这样做对两国关系没有好处。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国现在和苏联的关系,怎么说都是盟友兼大哥。

从建立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角度出发,中国应该帮苏联一把。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中国也需要拉苏联一把来对抗日益嚣张的美国北约。

同时对苏联售卖这些技术能换来的外汇也是天文数字。

不过华罗庚的考虑也是很有可能的。

就怕苏联到时候又搞政治高于科学原理那一套。

美国搞了集成电路,他们就非要搞晶体管的蠢事他们也不是干不出来。

毛主席都已经在报纸上三令五申的强调让政治和意识形态远离科学探索。

这两者不能混在一起。文化是可以带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但是科学不行。

科学是宇宙中最本源的原理,它可不会因为你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