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连美军都嫖不动了(第2/3页)

“中国从世界各地将华裔科学家找回来,其中也许就有这样的天才。”这个解释不说特别满意,但也确实说得通。

有时候生物和化学的大发现未必是多么深厚的积累就行了,有时候就是要有点狗屎运。

苏联专家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踩了狗屎运了。

在生物和化学方面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斯大林把那位絮絮叨叨显得有些羡慕的专家请回去继续做研究去了。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了一小会,他就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找来了赫鲁晓夫,将中苏贸易的处理权交给了他。

一开始赫鲁晓夫脸上没有表情,但是心里是不愿意的。

中苏贸易?交易那些农业初级产品吗?有什么意思。但是当他听见交易的是维生素和糖浆时,他心里就开始乐了。

尤其是在听到维生素还不需要苏联生产。

直接由苏联方面成立一个企业,拿着中国生产的维生素就能直接对外国进行销售时。

赫鲁晓夫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至于为什么听见交易的产品不是锅碗瓢盆,而是利润更大且更好卖,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市场的糖浆和维生素后赫鲁晓夫就会笑开花?

那就是赫鲁晓夫自己的事情了。毕竟他不说,谁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特别是斯大林将组建维生素企业,让这些维生素卖到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甚至卖到其他欧洲国家去的大权一起交给他时。

赫鲁晓夫脸上的笑容都快抑制不住了。

所以他来中国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尤其是听到中国每个月能生产各种维生素片加起来足足有上千万片,而且还有上升空间。

而且中国将在51年为苏联提供不少于五万吨不多于十万吨的糖浆,在52年这两数字将会提升到十万吨和二十五万吨,53年将会提升到三十万吨和五十万吨后。

赫鲁晓夫乐的都要冒鼻涕泡了。

中方人员也不知道为什么赫鲁晓夫这么开心。

但是人家开心就是好事。苏联老大哥开心,我们也开心嘛。

一直到赫鲁晓夫喝醉了,被送回宾馆,他嘴里还在咕哝着醉话:“维生素!糖!钱!”

没一句完整的话,但是开起来很开心。

送他回来的叶季壮忍不住感慨道:“赫鲁晓夫同志还真的是一名一心为了苏联的好同志啊。喝醉了还想着用维生素和糖给苏联搞外汇搞拳头产品呢。我们要向他学习啊!”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跟着他一起来送赫鲁晓夫的随行人员说的。

“我们也要搞出拳头产品,为国家多赚外汇!”当然,叶季壮的理解还是有些单纯了。

如果是李锐在这,他就大概会猜到赫鲁晓夫话里的含义了。

赫鲁晓夫在众多苏联领导人中绝对不算是贪污有多厉害的那种。

比其他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那是差的老远。

当然,赫鲁晓夫也没有多清廉。

和斯大林去世后清点遗产只有一千多卢布,死的光明正大相比。

赫鲁晓夫是绝对不敢让他清点他的遗产的。

赫鲁晓夫算不上多么贪婪,可惜的是他不贪婪,他的亲信们,他的想要培植的势力却并不是无欲无求的一群人。

实际上1950年到1953年,这斯大林时代的末期,苏联的贪腐问题已经严重到几乎不可救药了。

比如特权商店已经开始猖狂了,虽然比不上勃列日涅夫时代那种直接大量盗窃侵占贱卖国有财产那么严重,但是也不可小觑了。

甚至赫鲁晓夫上台后搞了一波反贪行动,第一波就把特权商店给搞掉了。

最后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其中和他反贪也有很大的关系。但赫鲁晓夫也很矛盾,第一他不是斯大林一样可以克制物欲的人。

第二,他所依赖的亲信也不是虔诚的低物欲主义者。

如果把《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中,和珅与纪晓岚的清浊之辩的桥段给他看的话,恐怕赫鲁晓夫会拍着大腿称赞道:“和珅真乃我的知音也!”

所以很多时候赫鲁晓夫自己就是个矛盾集合体。

赫鲁晓夫喝醉了躺在宾馆的床上喃喃自语,都是一片模糊的话,谁都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而北平的雪也伴随着气温的下降越下越大了。

时间也到了1950年十二月二十日。

朝鲜,美国陆军第一师已经抵达水原。

实际上半个月前他们就已经攻陷了平泽。

但是花了半个月,他们才把战线推到了水原,其中原因有很多,关于土改后原本北地韩国平民的反抗先不提。

单纯说美军自己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摩托化的部队跑不快。

而是因为美军士兵在打完第一次战役后,那些士气就已经掉落的非常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