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四种餐标(第2/3页)
“特需餐除了压缩饼干外,还有午餐肉罐头。”说着孙腾宇拿出一罐河北秦皇岛食品厂生产的午餐肉罐头。
“从大半年前,国家就在华北地区推行白羽鸡厂的养殖和安哥拉长毛兔的养殖。目前已经初见成果。”
“目前以鸡肉和猪肉混合制作的午餐肉罐头,含肉量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虽然淀粉感很强,但是也能作为一个补充吧。”
说话间孙腾宇打开了午餐肉罐头,打开之后一股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
“好香啊。”厂长张冠林忍不住感叹一句:“我们能尝尝吗?”
“自然。”张冠林让人去去来刀子,将午餐肉切成小块,保证每人都能尝到一口。
参谋吃了一口后闭上眼睛感慨道:“比缴获的小日本的罐头还好。不!应该说比缴获的美军罐头还好啊!”
参谋所说的缴获的美军罐头,实际上是从老蒋部队里缴获的。
那些罐头其实是二战时期世邦午餐肉生产的罐头。
二战时期尤其是后期,美国都经济吃紧。
世邦早期午餐肉的含肉量还是很高的,能达到百分之五十。
可是到了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以满足美军采购条件,所以含肉量一降再降。
最低的时候含肉量只剩下不足百分之八。
和小鬼子后期用牛血加燕麦的方式假装生产牛肉罐头有的一拼。
世邦的这批午餐肉罐头对美军士兵来说那是狗都不吃。
除非实在是没东西吃,不然他们基本上都是拿来丢的。
不过这些美军弃之敝履的午餐肉罐头放到解放战场上就是好东西了。
含肉量百分之八那也是肉啊!多少中国人一辈子也没吃过肉啊。
解放军最开心的就是能从国军手上缴获美国午餐肉罐头了。
当然,现在美国已经渡过最艰难的时刻。
现如今美军配发到军队里的午餐肉罐头,含肉量已经飙升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不过美国大兵一样不爱吃,因为很多人吃太久的罐头了,闻见那种独特的罐头味就想吐。
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这种独特的罐头味也是一种美妙的香味。
这种含肉量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午餐肉罐头,其味道和口感其实比较接近后世的双汇肉花肠。
总体讲起来肯定是不难吃的,如果喜欢罐头味的话甚至会觉得这东西挺好吃的。
“压缩饼干和午餐肉罐头将会成为第一代的特需餐。压缩饼干可以下发到每个战士,但是午餐肉罐头只能下发到班排一级。可能需要一个班或者一个排的战士分一个罐头吃了。”
孙腾宇有些遗憾的说道:“美国佬都能把午餐肉罐头配发到每一个士兵,我们还差不少啊。”他有些郁闷。
但是有个团长却说道:“这就不错了。战士们至少能在大战前尝尝肉味。在远离补给的地方,有这种午餐肉罐头吃,我们战士士气是能蹭蹭的往上提的。”
“不过孙同志,按你这么说,这马铃薯饼干就是三类餐哦。但是这东西好硬啊,牙口不好能把牙硌掉。”
团长有些郁闷的看着马铃薯饼干。
缺油少糖,还是马铃薯淀粉制作的饼干自然比不过精白面加油加糖制作的正经饼干。
而且不管是团长还是参谋其实都知道,一类餐在打仗的时候是很难吃到的。
只有在后方修整或者是停火的间隙才有可能吃到。
二类餐的供给估计也不会那么充足。特需餐就不用说了,那是执行攻坚任务才有的。
所以对大多数战士来说,实际上在战场上能最长吃到的可能只有三类餐了。
而这时孙腾宇却说道:“三类餐不仅有这个马铃薯饼干。还有这个。”
说着话他拿出一带东西,看上去都是焦黄色的面粉一样的东西。
他找来一个碗,把这种焦黄色粉末倒了进去。
有一名团长猜到这是什么,他脱口而出:“炒面粉?!”
但是他的猜测却被孙腾宇直接给否定了。
孙腾宇笑道:“炒面粉口感和味道都很差。除了有点热量以外是真的不好吃。想让炒面粉好吃,还要拌进去猪油、白糖,最后用热水合开搅匀才好吃。这个不是炒面粉。”
“不是炒面粉?那是什么?”“复水土豆泥。”孙腾宇说着,同时让人拿来了一杯水:“无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可以将其快速搅拌成土豆泥。可以干吃,干吃口感比炒面粉好,因为我们做了调味,吃起来也会顺滑一点。没有炒面粉那么卡嗓子眼。”
一杯没什么温度的水被孙腾宇倒入碗中,一边倒水一边搅拌。
如同变魔术一样,刚刚还是一团粉状的东西,现在就变成了土豆泥了。
孙腾宇又拿出一包来,这一次他拿来了热水,在热水的浸泡下,复水土豆泥的香味瞬间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