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苏联人错了呢(第3/3页)

这个厂子是苏联援助中国最早的项目。

后世人说道苏联援助项目总喜欢一股脑的概括为156工程。

实际上156工程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一起进来的。

早在1949年2月,米高扬就去过西柏坡见过毛主席等人了。

在那个时候中苏就谈好了一部分援助项目。

中国向苏联贷款三亿美元,由苏联在三年内分期提供相应的各种设备援助等。

中国将来以黄金、矿产、美元、原材料等等值货物(货币)还贷。贷款利率为百分之一。

这个工厂就是这一批援建项目中的一个。

整个工厂的技术指导和支援也全部来自于苏联。

所以当苏联工程师看见厂长找来一批中国的技术专家一起来研究产品报废的问题的时候,苏联专家脸上有些挂不住。

援助中国的苏联专家中有好的有不那么好。

好的专家那是真心实意的觉得帮助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是一件伟大崇高的事情。

他们不仅倾囊相授,还愿意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

就连建设工厂时都会撸起胳膊上第一线。

这批专家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很多人也真心实意的称呼这些苏联专家为老大哥。

因为他们确实有老大哥的模范样。当然,这世上不可能没有坏人。有些不那么好的苏联专家来中国,他们不觉得自己来中国是来建设社会主义。

他们只觉得自己从生活条件优渥的苏联跑来中国就是受苦。

他们会抱怨这里夏天没有冰激凌,吃不到香肠面包。没有咖啡牛奶,也没有朗姆酒伏特加。

他们上班掐着点来,卡着点走。教人东西绝对不重复第二遍。没听清没学会是你们的问题,和他无关。

而且这些人脾气还大的很,稍有不满意就会大发雷霆。但是中国方面还必须受着。

因为没办法啊,你想从人家身上学本事,也只有人家会教你本事,你不受着还能怎么办?翻脸不学吗?

电子管厂的援建专家波兹尤涅尔恰好就是属于后者。

在工厂的会议室里,十几名中国相关的专家汇集在一起检查废件,探讨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韩浚也跟着在旁边一起学习,顺便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波兹尤涅尔走了进来,他一进门看见这么多中国专家在那分析电子管的问题,他微微皱眉。

然后看向厂长:“你找我来干什么的?”

厂长赔笑着:“当然是请波兹尤涅尔专家帮我们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那他们?”“都是来学习的。”两人的对话都是通过翻译来进行的。

所以在场的中国专家也都是听得很清楚。

现在大家也不敢讨论发声,生怕苏联专家不高兴。韩浚默默的缩在角落看着一切。

心中忍不住想:新中国在技术方面还是只能完全依靠苏联啊,连大气不敢喘。

波兹尤涅尔也没有和其他中国专家一起讨论论证的打算,他拿过几个工件,然后检查了一些参数和生产工艺记录表之后。

他直接说道:“你们生产的钼丝质量不合格。发回去重做。生产出合格的钼丝再说。”

说罢也没有和在场的其他中国专家打招呼,直接走了。

在场的众多中国专家面面相觑。

“就这样?”“重新生产钼丝?这要多少时间啊。”“这钼丝我们检查过了啊,质量可以的啊。”

“但是不适合苏联的生产工艺吧……”“那去改进钼丝生产?”“那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钱啊!”

就在一群人讨论的时候,韩浚听见坐在他旁边的一个人轻轻说道:“也许不是钼丝的问题呢?”一群人回过头来。

“不是钼丝的问题?你的意思是说苏联专家刚刚说错了?”韩浚看见一名学者霍然而起道:“对,苏联专家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