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开始了(第2/3页)

二十六岁了还没娶老婆,说他们不着急是假的。老三则是从中国带回来了很多书。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市面上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书。

其中有给人解闷的小人书连环画,也有教人知识的书籍。

老三买了很多关于农业和医疗卫生的书回来。

乡长翻了翻全是中文,他一个字也看不懂。“阮老三,你不是大字不识一个吗?你现在能看懂这么多书了?!”乡长不可置信。

他觉得汉子比朝鲜文更难。

阮老三笑了笑:“在中国的部队里有扫盲班,我每个星期都要上课。我现在已经认识两千多个汉字了。比两个哥哥认识的字都多。”

乡长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不得了啊,你现在是个文化人了。”

阮老三笑了笑:“我以后准备在乡里搞养猪养鸡,中国的科学家研究出来很厉害的一种鸡。在华北卖的可好了。要是我们能引进来养就好了。”

阮老大打开了一瓶汽水,让弟弟找来了杯子倒了一些。

“大家都尝尝这个,这是中国生产的汽水,就连苏联人都很喜欢。苏联人愿意拿两亿卢布买呢!”

一个十四岁的朝鲜少女接过杯子看着冒着泡的汽水好奇道:“阮大哥,两亿卢布是多少啊?”

“两亿卢布是多少?能把我们整个大同买下来!”阮雄哈哈一笑。

朝鲜少女瞬间不敢喝了:“这也太贵重了。”

“嗨,喝吧喝吧。我带回来就是给我们的乡亲们尝尝的。”阮雄呵呵笑道。

梳着大辫子的朝鲜少女羞涩的抿了一小口汽水,她的眼睛瞬间亮了:“好甜啊!”

她把杯子交给同伴,同伴也是喝了一小口交给他人。

所有人都没有喝过这种酸酸甜甜的汽水。

尤其是阮雄开的还是葡萄味的汽水。

现如今的朝鲜人可没有几个吃过葡萄。

对他们来说这完全是一种新奇的味觉体验。

更不用说来自中国的那些膨化食品了。

倒是乡长觉得这三个后生太浪费了。

他劝说道:“阮家奶奶,拿出一点东西来招待大伙尝尝味道就好了。其他的东西收起来吧,还要留着给你三个孙子娶媳妇呢。”

“诶。”奶奶笑呵呵的应声道。

因为她发现已经有好几家漂亮的姑娘站在窗口,眼睛咕溜溜的盯着自己的三个孙子。

还真别说,在中国军队锻炼了十年,他们的精神做派和在乡下长大的男孩完全不一样。

一个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开口说话也不粗鲁,对人也很有礼貌。这样的男生在乡间自然有女生喜欢。

要知道这次阮家三兄弟回来,不仅仅有本乡的人来看他们。同时也有一些外乡没结婚的女孩(或者女孩的亲属)也跑来看了。

尤其是在得知了阮家三兄弟在中国军队里不光学会了打仗。

阮老大还学会了做木匠,阮老二学会了裁缝,阮老三跟着学过一些粗糙的医术。

这就更加的吸引人了。在乡下有这样的一技之长,那以后都不用害怕吃不上饭了。

这也多亏了他们加入中国军队早,早期八路和抗联生存都困难。

将士们都需要学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而他们带来的中国商品更是让他们的朝鲜亲戚们大开眼界。

“中国居然出产这么好吃的汽水和零食。”

“这中国棉布看着也很扎实啊,好像比我们市面上卖的好。”

“这些书都是讲什么的,阮三哥你和我们讲讲。”伴随着这些朝鲜战士回到朝鲜的不仅仅有他们自己,还有他们从中国带过去的各种商品与文化。

李锐已经让人配了许多朝鲜语的电影和节目,随着这批战士一起去到了朝鲜。

正如毛主席曾经反复说过的,文化这块高地我们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李锐可是在后世被韩国的各种电影给恶心坏了。

不管是《太极旗飘扬》还是《仁川登陆战》,那些电影看了简直就是辣眼睛。

反而是在六七十年后的后世,在中国人自己都不拍那些英雄的时候,朝鲜反而继续在拍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电影。

不管是《火红的山脊》、《沸流江的新传说》还是《兄弟之情》。这些电影虽然拍摄的手段落后,但是里面朴素的阶级感情却很真实。

那些被很多中国人遗忘的英雄,却活在朝鲜人的大小荧幕上。朝鲜战争难以避免,就像是毛主席和彭德怀朱德等人开会讨论过很多次一样。

朝鲜之战是个无解的死局。

朝鲜人民的民心是一定要统一朝鲜的,谁上台都一样。而不管是韩国先发动统一之战,还是被朝鲜发动统一之战,最后美苏两国都会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