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公私合营(第2/2页)

北冰洋现如今不过是草创初期。

而山海关汽水厂已经是个年产百万瓶橘子汽水的大厂了。

虽然站在李锐的角度来看,一个汽水厂一年就生产百来万瓶汽水也能叫大厂?

后世随便一个乡镇企业,哪怕是卖雷碧的也比你们生产的多啊!

但是现在,山海关汽水厂还真的就是国内第一汽水大厂。

如今的山海关汽水厂还是个私营企业,并没有进行公私合营。

新中国大规模公私合营还是等到53年以后的事情了,一直到55年才全面完成统购统销。

山海关汽水厂的吴经理还是很支持新中国政府的,因为这个政府依法办事。

也没有传说中那种动辄就把企业家挂路灯那么酷烈。

不过管理变得严格倒是真的。

吴经理把工人的工资上调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天津市政府才认定他没有压榨员工。

不过这样一来,他汽水厂的利润就变得很低了。吴经理最近一年也是熟读马列,想要搞清楚新中国政府对自己这样的企业家是个什么态度。

他自问自己是没有做过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自己就是个生产汽水的,一直都是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做生意。也没做过任何坏事。

自己的山海关汽水厂因为利润一直不错。

所以这里的工人工资也是天津最高的几个厂之一。

马列里面写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资本家,消灭剥削。吴经理每当看到这里就惴惴不安,自己这样算资本家吗?

是要被消灭的吗?要不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自己跑路去香港?不光是他,包括天津、北平,以及其他很多大城市的企业家都有这样的不安。

民国时期走工业救国,实业救国的爱国商人其实数量很是不少。

他们和上海那种买办、投机倒把分子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是属于政府努力争取的民族企业家。

就在吴经理显得苦恼的时候,他的秘书找到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了一个不知好坏的消息。

“厂长,政府派人来了。说要和您谈公私合营的事情。”吴经理心理咯噔一声,心想坏了,这难道是来夺我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