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187
……
“你可不要蒙我, 我侄女就在这边工作。这样,你把她叫出来,我问问她, 看你们厂是不是不招女工了。”
“你侄女?叫什么名字?”
“杜思苦。”
这机修厂找工作的正是杜得敏,老三不帮她的忙, 大哥也不答应押着老四答应,她只能自己过来了。
像上次一样, 来了直接说找老四, 老四肯定不会见。
所以,杜得敏先想着自己过来碰碰运气, 万一真被招上了呢?
机修厂招工办听说是机思苦的家人,把保卫科的找来了,保卫科的人眼神好, 只瞧了一眼就认出是前年挺着大肚子过来的的杜家亲戚。
于是低声跟招工办的说了几句。
杜思苦同志被推荐上大学去了,户口也转走了。
听这杜家亲戚的话, 家里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事, 既然杜同志想瞒着,保卫科这边跟杜思苦关系又好, 当然要帮着。
跟杜得敏说的是:“杜思苦借调到外厂了,不在这边。”
意思是, 找杜同志没用。
“借调到哪个厂了?”杜得敏急问,万一是纺织厂呢?
“既然是你侄女, 你得问她,我们可不清楚。”
任由杜得敏怎么问,这边都没说, 后来问烦, 招工办的直接回厂里去了, 今天不招人了。
杜得敏气闷的回去了。
后来,又来了三回,这次连招工办的人都没见着,一问,才知道现在男工也招满了。
机修厂不招人了。
首都大学。
杜思苦顺利入学了,今年入学的学生不多,她分到了一个四人宿舍,同学们年纪都比她大。最大的那位姓洪,是一位女干部,在手表厂工作,去年才生了二胎,孩子不到一岁,就争了先进得了上大学的名额,把两个孩子交给丈夫,自己出来学习了。
洪干部年纪最大,觉得自己该当起这个大姐的身份,宿舍的卫生还有作息都由她安排。
杜思苦是最后一个到的,年纪又最小,依旧是老四。
学校的生活跟杜思苦想的完全不一样,原本她极为期待的专业课被打成了‘封资修’,现在改为‘工农兵实践结合’。
早上起来要晨读语录,还要参加政冶会议讨论。
好在理工还有一些残留的学习方向,保留了部分课程。
她原本的要读的是机械工程学,现在嘛,转成了力学与机械实践组。课程内容她相当熟悉,参与工厂的机床维修、还有水坝工程办学分析。
机床维修对她来说,得心应手。
都把学校的老师跟学长们惊到了,这杜同学在这上面比他们还专业。
“杜同学,等会我们要去组装半导师收音机,你要不要一起去?”这是电子技术组的同学。
“好啊。”
杜思苦来这里就一个原则,能多学点就多学点。
现在的课程比较少,能蹭到什么课就去,连文科的‘革命文艺’组创作宣传画她都去跟着学了。
技多不压身。
再说了,学校现在处于半停课状态,课这么少,她时间多得很。
时间过得很快,九月中旬,学校就为十一国庆准备了。
学校这边要组织文艺表演。
杜思苦混了一个大合唱,跟着练了几节课,不过因为她形像好,被安排在了合唱团的第一排。
因为挑的歌好,他们这大合唱的表组还得了一个二等奖呢。
每人得了奖状不说,还分到了一个纪念的硬壳本。
国庆一过,十月就过得更快了。
“杜同志,有你的信。”
杜思苦赶紧去拿信,她到首都大学之后,只给余凤敏她们俩寄过信,写的是大学这边的地址。至于家里人,杜思苦现在还没有寄过信回去。
要是寄给三哥,那容易被杜父杜母收到,想想就没寄。
老五那边,太远了。
至于大哥二哥那边,她想的是过年的时候,寄点首都的特产过去。点心啊烤鸭什么的,看看能不能寄一点。
现在嘛,她还是专心学习。
杜思苦回神,展开信。
余凤敏说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像是女工宿舍,那位新宿管燕红,原本是个好脾气的,工厂的女工招满了,女工宿舍的人多了一倍,一楼都收拾出来,又多搭了好些个床铺。这人一多,就容易吵嘴。
现在燕宿管变了,整天板着脸,要是谁闹谁吵,直拉大声呵斥,说要报给上面,这才把人管住。
还有食堂的庞清燕,之前是食堂的杂工,现在成了彭大厨的徒弟,在学做菜了,正牟着劲练刀工呢,这人力气小,隔几日手上就有刀伤,去厂卫生院的次数可不少。
当然了,庞清燕跟袁秀红关系好,去的勤快也可能是跟老朋友叙旧。
信中还写了两个不确定的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