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辞官不干了。(第2/3页)

谁也不清楚罢相风波是陛下与宰执的权斗,还是俩人联手要肃清朝堂。

但无论真相为何,今日的“公投罢相”,都已箭在弦上。

有人早早站队,誓死追随顾相,也有人左右权衡,举棋不定。

但最终,即便是对顾怀玉心怀怨怼之人,也不得不承认——

大宸如今离不得顾怀玉。

战事在即,若宰执之位空悬,朝堂必乱。

更何况放眼天下,除他之外,无人能镇得住这龙案前的风云。

于是千般私怨皆被按下,权力之争终究要让位于江山社稷。

顾怀玉入朝为官十年,从未踏足过文德殿。

从前是忙着替睿帝擦屁股,天南地北地奔波。

后来做了宰执,更是连喘息的时辰都没有,案头永远堆着批不完的折子,手里永远攥着处理不完的急务。

连一刻钟都要掰成两瓣用,哪还顾得上这些虚礼?

今日不同。

顾怀玉一踏上玉阶,全殿的目光已被他吸引。

没有那一袭朱红色蟒袍,没有金丝印绶,连官帽都没戴。

只一袭素白衫袍,腰间悬一枚青玉,墨发半挽,一根素银簪斜斜固定,倒像是哪家偷溜出来踏青的贵公子。

殿门前的侍卫都瞪圆了眼。

顾怀玉对满殿惊诧的目光视若无睹,径直走向殿心那把紫檀太师椅。

那是专为他设的。

他拂袖落座时,衣摆如流云铺展,倒比龙椅上的元琢更像这殿宇的主人。

董太师当即朝秦子衿使了个眼色。

秦子衿当即会意,袖中弹劾奏章又添一条:“藐视朝纲,白衣面圣,大逆不道!”

裴靖逸立在武官队列里,身形尤为扎眼,他与顾怀玉一道来的,今日一早便见到顾怀玉这副装束。

这便是顾怀玉所说的“天机不可泄露?”

他眯着眼眸,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御座之上,元琢搭在膝盖的双手攥紧,若无其事地向司仪官点头。

钟磬一响,朝会伊始。

元琢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地开口:“众卿可有本奏?”

钟磬余音尚未散去,满殿死寂,无一人开口奏本。

文武百官垂首而立,目光却在龙椅与太师椅之间来回游移——

所有人都在等着天子抛出那柄悬了一夜的“罢相”之剑。

但谁也未料到,殿上的天子忽然站起身来,淡淡然道:“既无本奏,那便退朝。”

“啊?”

满朝文武齐齐抬头,脸上写满错愕。

不是说好今天投票罢相的吗?

这又唱的是哪一出?

董太师到底是老姜,趁着元琢还没走,反应迅速地出列,拱手高声道:“陛下!”

“陛下莫非忘了,昨日中书门下与枢密三省已奉旨筹备公投,拟于今朝对宰执之任罢行议——”

话还未说完,元琢一记冷冷眼刀甩过去,董太师便戛然而止。

“哦?”

元琢似才想起这一桩事,敛袖落座,看向顾怀玉时却换了副温软语气,似是恳求般道:“顾卿,如今战事在即,此事不如容后再议?”

这场景着实滑稽,罢黜宰执的公投,竟要宰执本人来决定议不议?

顾怀玉瞥他一眼,心里无奈叹气,小畜生该狠的时候狠不下心。

他轻轻摇头,“君无戏言,既然陛下说今日公投,那便今日投。”

元琢掩在袖中的双手再一次握紧,冷冽目光不着痕迹地剐过董太师,用力地一咬牙根道:“好,那便公投。”

话音落下,侍从们鱼贯而入。

两名太监抬着一张墨色漆案置于殿心,另有数名太监捧着青玉签筒依次入列。

签筒内皆是刻有百官名讳的象牙投签,笔直洁白,尾端尚未染色。

每人持其名签,以朱砂笔画“○”或“×”,○为留任,×为罢黜,投入铜炉后,由三司使当众唱票定夺。

大殿内气氛霎时一凝。

众官循名取签,脚步声杂乱,却无人敢言语。

就在此时只听一声暴喝传来,震得殿梁微颤:

“取什么签?!老子就是不投!”

严峥一脚踹翻签筒,象牙签哗啦啦洒了一地,“要罢相?连老子也一块罢了!”

武将队列轰然炸开了锅。

“就是!凭什么投票罢相?相爷做错什么了?为什么要罢他?”

“我就在这看着,谁敢投罢相,我把谁脑袋拧下来!”

“相爷要是走了,让谁来统我们?!让董太师来?他敢上阵杀人吗?!”

呼啦啦一大片人扑通跪地,有人声嘶力竭,有人哽咽大哭,跪地叩首如雨。

殿上顿时乱成一片,喊声震天。

“罢谁都行,不能罢相爷!”

几名太监脸色惨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劝都不敢劝,只能磕头求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