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反派与投资人 家国情怀(第2/4页)
林雪梅对于陆恒的反应毫无知觉,自顾自转开了视线,四下随意打量。
她一进屋,就发现老太太家里跟陆家不同。
陆家,因为女主人乔远香是留学苏联归来,屋里颇有一些洋派的东西,留声机,希腊雕像,还有几幅俄罗斯风格的油画。
老太太家,虽然是一军之长的高位,但屋里的那股朴实劲儿,乍眼一看,跟林家祖屋差不多,老火盆,针线笸箩,这种乡下生活老物件,居然还有。城里生活完全用不上,想必摆着看,也是个念想。
四下张望中,就见老太太手拿存折,快步从里屋走出来,交到她手上。林雪梅没有再推辞,站起身来,双手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正经大事办完,林雪梅心里感概未尽,重新捧起了茶,坐到老太太身边:“您这是人在城里,心和魂都留在了山沟里,乡下土地上啊。”
老太太郑重了脸色:“我希望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吃的喝的用的,能跟咱们一样。”
老太太一句话,林雪梅立刻感到心中有股热流,直往上涌。
这一句话,是曾经为家国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人,最朴素的家国情怀。
这一句话,也是已经身在高位的人,仍然不忘了回头看,最真挚的赤子之心。
感受到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林雪梅也把心里的话直往外掏:“我是希望,借着这个挣钱的事儿,能动员起来更多的乡亲们。不光是让他们身子动起来,脑子也活络起来。僵死僵死,一僵就死,搞活搞活,搞了才能活。”
老太太眼睛发了亮:“你是说,让他们改变思想。”
陆恒在旁,沉声插了句话:“对,通过行动,通过变化,就能改变人的思想。”
老太太看一眼陆恒,没来得及说话,门从外头被拉开,门口传来几下掌声:“说的多好!文忠,我刚才和你说了半天,就是这个意思。”
屋内三人同时抬眼,向门口看过去。
苏文忠带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中年男子,踏进屋来。
老太太见是熟人,起身介绍:“过来,我给你们介绍,两位小朋友,陆天野的孙子陆恒,他媳妇儿,林雪梅,也是老革命的后代。”
又对着陆恒和林雪梅介绍来人:“这位,徐进,计划经济委员会的主任。雪梅正在琢磨做商业的事情,正好,你们可以聊聊。”
徐进一听,打量林雪梅一眼,见她年轻漂亮,体态柔弱,娇滴滴的样子,以为就是闲聊玩闹,赶个时髦,轻笑了一声:“哦?这么年轻的小姑娘,也在考虑搞商业了?”
军长夫人听出他不相信,语带敷衍,嗔了他一眼:“你还别不信。我刚把存折都掏出来给她了,入了干股。”
说是说,笑是笑,能让别人动了钱,那就值得认真听两句了。徐进对林雪梅有些刮目相看,重新打量了一眼,还是直奔着自己的目的说话,继续说服苏文忠:“文忠,你听听,人家年轻小姑娘,都知道要占先机,搞商业,你妈一个老太太,都知道入股,这是从国外来的新名词。你还不赶紧学起来?”
苏文忠自打进了屋,跟陆恒林雪梅打招呼之后,一直没说话,自顾自的除下军装,换了便装:“徐进,你别拿我妈挤兑我。我妈那是一般的老太太吗?她跟地主老财斗智斗勇的时候,你在哪儿呢?”
军长夫人也笑了:“我哪知道什么国外来的新名词儿,还是文忠说的靠谱,我是从解放前的商号里听来的。”
一句话把大伙全都逗笑,老太太满意了:“你们年轻人聊聊新名词儿,我回屋歇会儿,乏了。”
老太太回了屋,苏文忠拿出来两个新茶杯,斟上两杯热茶,让一下刚来的客人:“徐进,你尝尝,今年明前的狮峰龙井,一年总共也没几斤,我妈轻易都不会往外拿。”
徐进啜一口,享受地舒了口气:“这是沾了小姑娘的光了。小姑娘是叫林雪梅吧?这个名字,我怎么觉得有点耳熟?”
徐进一说林雪梅的名字有点耳熟,林雪梅忽然也觉得,徐进这个名字,也有点耳熟。
徐进,徐进……在哪里听过呢?
孤儿院发小?大学同学……
林雪梅脑子里突然一道闪电划过。
不得了。
徐进,是这本书里的大反派。
后来害死苏文忠的,就是他。
孤儿院的发小对这段悲剧的剧情特别有感触,电话里讲的绘声绘色,苏文忠的惨死导致男主心灰意冷,退出了商业圈。而导致苏文忠惨死的,就是全书的大反派,徐进。
林雪梅内心翻江倒海,重新打量了眼前人。